4月17日下午,交大安泰博识沙龙在安泰A503如期举行。作为十几年的互联网老兵,孙波同学以自己年互联网的沉浮经历,与大家讲述了互联网营销的“踩坑与破局”。导师才凤艳教授结合孙波的行业洞见,给出理论支持,SJTU-SMU DBA项目主任罗继锋教授作为沙龙主持,与同学们的提问和互动活跃了春日校园的整个下午。
孙波
携程集团执行副总裁
首席营销官
SJTU-SMU DBA学员
“你穿过的不止牛仔裤,还有互联网的春夏秋冬”
才凤艳教授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
市场营销系主任
行业周期结合企业成长阶段,获客方式均有不同,所用营销策略也不同
精彩内容概览
行业差异:从快消品到平台经济的营销逻辑
从营销领域的多元性说开来,不同产品有着不同的营销逻辑,快消品行业常将40%营收投入品牌广告,汽车行业依赖线下渠道与IP营销齐驱,工业品企业则通过B2B平台精准获客。以携程早期线下获客为例,1999年通过在机场、火车站发放实体卡片,依托场景精准匹配商旅需求,低成本撬动用户增长。这一案例揭示“场景即流量”的本质逻辑——在用户需求最强烈的触点提供解决方案,至今仍具借鉴意义。
入口争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死抉择
在微信小程序决策时,孙波还原了互联网企业的典型困境:2017年面对是否接入微信生态,企业内部曾激烈争论“平台依赖风险”与“流量红利机遇”。最终携程选择拥抱变化,成为首批接入企业。同期,与去哪儿、美团等平台的入口争夺战白热化,从预装APP竞价到景区线下二维码覆盖,折射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入口者得天下”的竞争法则。
风口反思:区块链与元宇宙的实践教训
针对近年新兴技术风口,嘉宾结合真实案例展开分析。曾有企业斥资数百万布局元宇宙设备,最终用户日活不足百人;区块链领域虽吸引大量营销人才涌入,但多数项目因缺乏实际场景支撑快速退潮。这些教训印证“盲目追风不如深耕价值”的行业共识。
AI赋能:工具理性与人性价值的平衡
面对AI技术浪潮,当AI能完成90%标准化工作时,营销的核心能力将转向“情感洞察与策略创新”。比如拼多多社交裂变、Airbnb社区化运营等案例所示,人性化创意始终是不可替代的竞争壁垒。
最后,孙波同学再次强调了“周期思维”:理解技术迭代本质,区分短期风口与长期趋势,在工具应用与人性洞察间寻找平衡点。“穿越周期并非预测未来,而是锻造适应变化的核心能力。”
编辑:刘美娜
排版:秦一粟
阅读更多
管理学国际博士
点赞,点在看,E起同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