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光还未穿透云层,初二2班的黄子皓已经系紧鞋带,奔向操场。6:30,校篮球队的早训哨声划破寂静,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每日的篮球场上从未缺席过他的身影。
从小学到初中这是他在二十一世纪学校的第三年,“自信、勇敢、富有正义感”,这是黄子皓用来形容自己的三个词。谁能想到,这个如今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在演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少年,曾经是一个内向到不敢举手发言的小学生?
拳风破浪:从“强身健体”到“永不言弃”
“小时候学自由搏击,只是为了减肥。”黄子皓笑着说道。紧接着他步伐骤变,一记低扫腿横扫而出,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看呆了路过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不仅热爱篮球,从小他就学习自由搏击和咏春拳。7年擂台上千次跌倒又爬起的经历,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武者”的执着。
这份执着不仅让他在学习的“搏击场”上屡获佳绩,更让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每天清晨6:30雷打不动的早训,来回折返跑步热身、举杠铃锻炼提升力量.....这些刻进肌肉记忆的动作,总在破晓时分率先苏醒。
此外,他也将自律带入到学习中、每日的英语打卡过关训练,他总是按时完成,黄同学说道:“每天早晨我都会抽出五分钟时间来复习大约40个单词。”可能他不一定是天赋最高的,但一定是“训练”痕迹最深的那一个。
"破'音'而出:从“江西口音”到演讲第一
刚步入初中时,这个江西男孩的普通话带着浓重乡音,英语发音更是他的“噩梦”。“语文课上,我连z和zh有时候会分不清。”黄子皓坦言。
黄子皓的导师谭静和语文老师王艳玲不仅带他耐心从英语发音、拼音等重头学起,还为他定制了口语特训计划,为了纠正一个翘舌音的发音,谭老师和王老师常常不厌其烦地示范。更让人动容的是,黄子皓自己也在默默努力,有时候空余时间他还会自己偷偷对着镜子练习。正是这份师生同心、教学相长的坚持,让他的普通话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黄子皓慢慢在课堂上开始有了改变,学校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成为了他突破自我的第一步。他从最初的不敢开口,到如今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黄子皓的进步有目共睹。他分享道:“以前我虽然知道答案,但不敢举手,现在我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了。”
在学校"第五届英语文化活动展演·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舞台上,黄子皓和搭档以一口流利的英文娓娓道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传说。这个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流畅英语表达的表演,斩获了一等奖。
谁能想到,三年前那个因为浓重江西口音而不敢开口说英语的男孩,如今能在聚光灯下如此自信从容?从第一次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时的磕磕绊绊,到现在能即兴用英文讲述中国民间故事。黄子皓用无数个清晨的诵读、深夜的背诵,跨越了语言的藩篱,实现蜕变。
以武载道:体育委员的“侠者担当”
黄子皓不仅是篮球场上的主力之一,还是班级的体育委员。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感与正义感。当同学们在体育活动中发生冲突时,他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调解,帮助大家化解矛盾。他说:“我觉得作为体育委员,不仅要组织好活动,还要维护班级的和谐。”
这种领导力不仅让他在班级中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也让他在组织活动时更加得心应手。无论是篮球比赛还是其他体育活动,黄子皓总是能够有条不紊地安排,展现出责任与担当。
向着国防科大的星辰大海
对于未来,黄子皓有着清晰的规划。他梦想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军人,为国家贡献力量。他说:“我觉得国家给了我们很多,我们应该回报社会。”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正是他在学校中不断培养和强化的品质。
学校通过丰富的活动和个性化的教育,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谭静老师提到:“我们主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展示自己来提升自信。”无论是课前三分钟演讲,还是英语演讲比赛,亦或是篮球校队的训练,学校都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机会。正是这种教育理念,让黄子皓从内向的孩子变成了如今自信、勇敢的少年。
点燃每一个学子
在二十一世纪学校,每个“黄子皓”都在书写独特的故事。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为每个梦想定制的舞台,黄子皓的故事,是无数在学校中成长、蜕变的学生的缩影。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内向不是桎梏,而是厚积薄发的起点,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最美的模样,从来不是雕刻,而是点燃。
如果你也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欢迎加入我们,一起书写属于你的精彩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