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夜深了,我辗转反侧,想起与苏瑶的点点滴滴。
突然,门把手转动的声音划破夜的寂静。
我屏住呼吸,盯着那扇缓缓打开的门。
“小然,阿姨有件事想跟你说……”苏瑶的母亲站在门口,神色复杂。
她搓着双手,低声说:“小然,我知道你们离婚这么多年了,你应该很寂寞吧?”
我怔住了, 这一夜,或许会改变我们的命运...
01
自那年夏末分别,时光已悄然流逝了五年。
我从未想过,命运的齿轮会在一个平凡的出差夜晚,重新咬合在一起。
深秋的风有些凉,我站在熟悉又陌生的门前,心跳得厉害。
指尖有些发麻,迟迟按不下门铃。
我是林然,三十五岁,一个常年奔波于各地工程现场的建筑设计师。
那年夏天,我与苏瑶的婚姻走到尽头,如同一场无声的雨,来得静谧,去得平淡。
没有歇斯底里的争吵,没有肝肠寸断的眼泪,只是两个人坐在律师面前,平静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各自的名字,仿佛是在完成一项普通的日常事务。
五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爱情是否就像那些我设计的建筑一样,需要精密的计算与不断的维护。
一段感情的崩塌,也许并非一夕之间,而是日积月累的忽视与遗忘,如同墙面上不起眼的裂缝,不经意间已蔓延至根基。
离婚后,我搬进了一间临近公司的单身公寓。
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必要的家具和几乎从未使用过的厨房。
生活就是两点一线,从家到公司,从公司到家,偶尔出差,去往不同的城市,看不同的风景,却始终带着同样孤独的心情。
这次出差途经她所在的城市,本打算住酒店。
让我没想到的是,整个城市的酒店几乎都满了。
原来是当地一年一度的花卉节,吸引了众多游客。
我翻遍通讯录,从朋友到同事,能联系的人都联系了,却无一例外被拒绝。
最后,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那个五年未曾拨通的号码上。
手指在屏幕上徘徊,犹豫不决。拨打这个电话意味着什么?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我内心深处尚未放下的牵挂?
窗外的雨丝不知何时已织成密网,如同我纷乱的思绪,捋不清,理不顺。
“喂,您好。”我最终还是拨通了电话,尽量使用客套的语气,仿佛对陌生人般的礼貌。
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让我的心跳加速。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传来:“是林然吗?”
“是苏瑶吗?”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我的声音有些发颤,好像回到了十年前初次约会时的紧张。
“林然?”电话那头的她明显愣了一下,随后是短暂的沉默,“好久不见。”
她的声音依旧清脆,却多了一丝我不曾熟悉的冷静与克制。
五年的时光,给她的声音增添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
“嗯,好久不见。”我应和着,一时不知该如何继续对话。
我们之间,除了那个共同的女儿,还剩下什么可以谈论的呢?
窗外的雨声似乎大了些,敲打着玻璃,催促着我开口。
我简单解释了自己的处境,小心翼翼地问能否借宿一晚。
我本以为会被拒绝,甚至已经做好了找便宜旅馆过夜的准备。
毕竟,哪个女人会愿意在离婚五年后,突然接待前夫到家中借宿?
“可以啊,反正家里房间空着。”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你还记得地址吧?”
“记得。”我说,“谢谢你。”
挂断电话,我站在窗前,望着雨中模糊的城市灯火。这座城市,曾经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我们的回忆。
离婚后,我主动申请调往总部,逃离了这座充满记忆的城市,却不曾想过,终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回来。
她家仍在原来的小区,只是搬到了另一栋楼。
小区门口的梧桐树比记忆中更高大,树叶在雨中沙沙作响,如同在低语诉说着什么。
我撑着伞,慢慢走向她家所在的那栋楼。
花园里种着各式各样的花,即使在雨夜中,也能嗅到淡淡的花香。
这应该是她的手笔。她一直喜欢花,在我们还在一起的时候,阳台上总是摆满了她精心照料的盆栽。
现在她还经营着一家小花店,这是我从共同朋友口中得知的消息。
这些年,我没有直接联系她,但偶尔会从朋友那里得知她和女儿林朵朵的一些近况。
朵朵已经八岁了,听说很像她母亲,聪明伶俐,喜欢画画。
每次听到关于女儿的消息,我心中既欣慰又愧疚。
欣慰的是她健康成长,愧疚的是我缺席了她生命中太多重要的时刻。
离婚时,我们约定孩子归她抚养,我每月按时支付抚养费,有权探望。
但因为工作繁忙,加上我刻意的逃避,这几年来见面的次数寥寥可数。
每次见面,都是匆匆带她出去玩半天,然后送回家,从不在苏瑶面前多做停留。
02
我按响门铃,站在门口,心跳如雷。
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表情面对她,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与她交谈。
我们之间,早已不是夫妻,却又因为孩子的存在,无法成为真正的陌生人。
门开了,苏瑶站在我面前,一身简单的家居服,头发挽起,露出清秀的面容。
五年的时光在她脸上留下了细微的痕迹,眼角添了几分笑纹,但她的眼睛依然明亮如初,像是盛着一泓清泉,清澈见底。
“进来吧,外面冷。”她侧身让我进门,语气客气而疏离,如同对待一个普通的访客。
我点点头,提着行李走进玄关。熟悉的空间布局,却又多了几分陌生的气息。
玄关处的鞋柜上,摆着一张林朵朵的照片。
照片里的小女孩笑得灿烂,和记忆中的小脸重叠,又有了些许陌生。
她的眼睛像极了苏瑶,但鼻子和嘴巴的轮廓,更像年轻时的我。
“爸爸!”一个清脆的声音从客厅传来,林朵朵穿着粉色的睡衣,小跑着扑进我的怀里。
我蹲下身,紧紧抱住她,心中泛起一阵暖意。
她身上有一股淡淡的奶香,柔软的发丝蹭在我脸上,像羽毛一样轻盈。
这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无论我和苏瑶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这个小生命永远是连接我们的纽带。
“朵朵,你长高了。”我揉揉她的头发,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给你带了礼物。”
这是我在机场候机时特意买的,一套精致的水彩笔。
我记得苏瑶曾在电话中提起,朵朵喜欢画画。
虽然我错过了她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但我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她的喜好和变化。
林朵朵欢呼一声,迫不及待地拆开礼物。
看到水彩笔,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谢谢爸爸!”她高兴地亲了我一下,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鸟,“我要给你看我的画!”
苏瑶站在一旁,表情复杂。她轻声说:“朵朵,爸爸刚到,让他先休息一下吧。”
“没关系,”我对她笑了笑,“我很想看看朵朵的画。”
林朵朵欢呼着,拉着我的手往客厅走去。
客厅的布置简洁而温馨,沙发靠垫上绣着小花,茶几上摆着一盆绿植,电视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本书。
一切都透着一股恬静与舒适,与我记忆中的家有几分相似,却又多了一些我不熟悉的元素。
林朵朵从一个小书架上取出她的画册,小心翼翼地翻开,向我展示她的作品。
画上多是花草、小动物和简单的人物,线条稚嫩却充满活力。
她一边翻页一边热情地解释每幅画的故事和创作背景,声音清脆悦耳。
“这是我和妈妈去公园的时候画的,那里有好多好多花!”她指着一幅色彩斑斓的画说,“这是我们学校的小猫,它总是来找我玩。”
我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或发出赞叹。
在这个小女孩的天真世界里,一切都那么纯净美好,没有成人世界的复杂与算计。
看着她专注的侧脸,我不禁想起了年轻时的苏瑶,同样的认真,同样的纯粹。
不知不觉,时间已近晚饭。苏瑶从厨房探出头来:“朵朵,该洗手吃饭了。”
“马上来!”林朵朵应道,然后拉着我的手,“爸爸,一起吃饭吧!”
晚饭是苏瑶准备的家常菜,简单却温馨。
有清炒青菜,红烧豆腐,一碗冬瓜汤,还有我最爱的糖醋排骨。
看到这道菜,我心头微微一颤。
离婚后,我很少自己下厨,外卖和快餐成了日常。
偶尔想念家常菜的味道时,我会去找一些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小餐馆,但从未找到过和苏瑶做的一模一样的味道。
餐桌上,林朵朵兴高采烈地讲着学校的趣事,苏瑶偶尔补充几句,气氛意外地融洽。
“朵朵在学校表现得很好,老师都夸她。”苏瑶给我盛了一碗汤,动作自然,仿佛我们从未分离过,“她最近迷上了画画,经常画到很晚。”
我点点头,心中涌起一丝愧疚。作为父亲,我错过了太多女儿成长的瞬间。
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天上学......这些本应铭记的时刻,我都没能亲眼见证。
“妈妈,我可以给爸爸看我的画吗?”林朵朵央求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苏瑶笑了笑,点头同意。
林朵朵兴奋地跑去自己的房间,不一会儿抱回一叠画纸,小心翼翼地递给我。
画上是各种各样的花,色彩斑斓,充满童趣。最让我惊讶的是,有几幅画里有一个模糊的男性身影,站在花丛中。
03
“这是谁?”我指着画中的人影问,心中已有猜测。
“是爸爸啊!”林朵朵理所当然地回答,“我经常梦见爸爸和我们一起在花园里玩。”
她的话让我心头一热,同时又忍不住看向苏瑶。
我与苏瑶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又很快错开。餐桌上短暂地陷入沉默,只听见林朵朵翻动画纸的声音。
“爸爸,你看这幅!”林朵朵指着另一幅画,“这是妈妈的花店,很漂亮吧?”
画上是一间充满花朵的小店,色彩明亮,虽然线条简单,但能看出店内布置的用心。一个女性身影站在花丛中,想必是苏瑶。
“很漂亮,”我由衷地赞叹,“朵朵很有天赋。”
林朵朵骄傲地笑了:“妈妈说我以后可以去学美术!”
“那太好了,”我点点头,“爸爸会支持你的。”
苏瑶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但我能感受到她眼神中的复杂情绪。
或许她在想,当初我们的婚姻如果能继续,现在的生活会是怎样?
我们会一起陪伴女儿成长,一起分享她的喜怒哀乐,一起规划她的未来。
但现实是,我们已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只能以这种方式,在女儿的生命中留下断断续续的痕迹。
饭后,林朵朵去洗澡,我主动承担了洗碗的任务。
这是我们婚姻中养成的习惯,她做饭,我洗碗。
五年过去,双手浸入温水的熟悉感觉,让我恍惚间以为时光倒流,回到了从前。
苏瑶站在一旁擦拭厨具,我们之间隔着一种微妙的气氛,既熟悉又陌生。
厨房不大,两个人忙碌的身影偶尔交错,如同一场无声的舞蹈,默契依旧,却少了当年的亲密。
“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她打破沉默,语气平常,好像在询问一个普通朋友。
“还行,工作挺忙的。”我简单地回答,不想过多展开。我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有什么可说的呢?“公司越做越大,项目也多了,经常全国各地跑。”
她点点头:“那很好。”
我能感受到她话语中的客套与疏离。
曾经,我们之间的交流是那样自然流畅,分享一天的见闻,讨论共同的兴趣,谈论未来的计划。
如今,我们却只能像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一样,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对方的边界。
“你呢?花店经营得顺利吗?”我问,希望能多了解她现在的生活。
“小店而已,养活母女俩没问题。”她顿了顿,语气中透着一丝我读不懂的情绪,“只是最近有点累,可能是天气变化,身体有些不适应。”
我注意到她说这话时,眼神闪烁,似乎隐藏着什么。
但我没有追问,毕竟我们已经是彼此生活中的过客。
我无权过问她的私事,也无法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洗完最后一个碗,我关上水龙头,轻轻擦干手。
厨房里只剩下钟表滴答的声音,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雨声。
“对了,我妈最近搬来和我们住了。”苏瑶突然说,“她腿脚不太好,我想多照顾她。”
“阿姨来了?”我有些意外,“她还好吗?”
“嗯,就是老毛病,关节炎。”苏瑶边说边整理橱柜,“她去朵朵房间了,可能已经睡了。”
我点点头,心中泛起一丝波澜。
岳母一直很疼我,即使在我和苏瑶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她也从未对我说过一句重话。
离婚后,我偶尔会收到她的信息,问候我的近况,但我总是简短回复,不敢多言。
整理完厨房,苏瑶带我去客房。
房间不大但很整洁,床单枕套都是新的,有淡淡的花香。
窗帘微微拉开,可以看到外面的雨仍在下,在路灯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银色的帘幕。
“需要什么就说,”她站在门口,语气平静,“浴室在走廊尽头,你应该还记得。”
她的措辞让我心头一紧。“你应该还记得”,多么客套又疏离的表达。这个家,我曾经是它的主人,如今却成了一个需要指引的客人。
我点点头,道谢。她转身欲走,又停下脚步:“林然,明天你几点走?”
“上午十点左右的火车。”
“我送你去车站吧,顺便送朵朵上学。”
我想说不必麻烦,但最终只是点头答应。
她关上门离开,脚步声渐渐远去,像是一段渐行渐远的回忆。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窗外的雨声和偶尔传来的风声。
我坐在床边,环顾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空间。
墙上挂着几幅简约的风景画,床头柜上摆着一小盆绿植,窗台上还有一个小巧的玻璃花瓶,插着几支百合花。
百合花是我曾经最喜欢送给苏瑶的花。
它们纯洁优雅,如同初识时的她,清新脱俗,与众不同。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她还记得这个细节。又或许,这只是巧合,毕竟百合花本身就很常见。
04
我打开行李箱,取出睡衣和洗漱用品。
在浴室洗漱时,我发现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三套牙刷杯:一个粉色的小熊图案,应该是林朵朵的;一个淡蓝色的简约款,估计是苏瑶的;还有一个棕色的,看起来是给岳母准备的。
我的目光在这三个牙刷杯上停留了片刻,不禁想象着她们日常生活的场景,是怎样的温馨与和睦。
回到房间,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窗外的雨声渐小,夜深了,窗外偶尔传来几声虫鸣。
这样的夜晚,本该是家人团聚,相互依偎的时刻。
但对我而言,却只剩下一个人的孤独与思念。
脑海中浮现出与苏瑶的往事,如同一幅幅泛黄的照片,清晰而遥远。
相识在大学校园的樱花树下,她抱着一摞书,风吹起她的长发,笑容明媚如春光。
约会时在小路上漫步,肩并着肩,不需要言语,只是感受彼此的存在。
结婚那天,她穿着洁白的婚纱,如同一朵盛开的百合,美丽得让我心醉。
那时的我们年轻气盛,充满梦想,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以为只要相爱,就能战胜生活中的所有困难。
现实却教会了我们残酷的一课:爱情不是万能的,它需要经营,需要妥协,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婚后的日子里,我忙于事业,她专注于家庭。
渐渐地,我们的话越来越少,只剩下生活必要的交流。
没有激烈的争吵,没有明显的矛盾,只是两个人慢慢变成了生活的陌生人。
如同两条平行线,看似一直相伴,却永远无法真正交汇。
林朵朵的出生给我们的婚姻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照顾孩子的繁重工作大多落在苏瑶肩上,而我常常因为工作回家很晚,错过了女儿的成长瞬间。
日复一日,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直到最后,连挽回的念头都变得遥不可及。
离婚后,我把自己完全投入到工作中,试图用忙碌填补生活的空洞。
我接下了更多的项目,参与了更多的竞标,甚至主动申请出差,只为让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个人生活的荒芜。
可夜深人静的时候,那种孤独感还是会悄然袭来,如影随形。
我常常想,如果当初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沟通,我们的结局会不会不同?
如果我能多花些时间陪伴家人,少一些工作上的野心,是不是就能守住这段感情?
又或者,我们的分离是注定的,只是性格和生活理念上的不合,再多的努力也难以弥合?
窗外的雨完全停了,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在地板上形成一道银色的光带。
我看着那道光,思绪万千。
在这个曾经熟悉的屋檐下,我如同一个过客,短暂停留,然后继续各自的旅程。
这五年来,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再次踏入这个家。
想当初搬出去的那天,我强忍着不舍,只带走了必要的物品,留下了大部分家具和生活用品。
我告诉自己,这是为了让苏瑶和朵朵生活得更便利,但内心深处,或许是希望自己在这个家中留下一些痕迹,不被完全遗忘。
人生真是奇妙,我们以为已经做好了选择,走上了分离的道路,命运却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再次相遇。
今晚的晚餐,那种家人团聚的温馨感,是我这五年来从未有过的体验。
看着苏瑶和林朵朵的互动,看着她们幸福的笑容,我不禁自问:当初的决定,真的是正确的吗?
我们离婚,据说是和平分手,没有争吵,没有抱怨,只是平静地接受了彼此已无法继续的事实。
可这样的“和平”,是否只是表面的理性,掩盖了内心真实的情感?
或许,我们都有太多未说出口的话,太多未表达的感受,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正当我胡思乱想时,隐约听到外面走廊上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起初我以为是错觉,毕竟现在已是深夜,所有人应该都已入睡。
接着便听到门把手被轻轻拧动的声音,清晰可辨。
我屏住呼吸,盯着门口。房门被缓缓推开,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门口——是苏瑶的母亲。
她穿着睡衣,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比记忆中更深,但眼神依然明亮有神。
看到她,我心中涌起一股亲切感和一丝愧疚。
05
“阿姨?”我惊讶地坐起身,轻声问道,“这么晚了,有事吗?”苏瑶的母亲站在门口,神色有些窘迫。她犹豫了一下,低声说:“小然,阿姨有件事想跟你说……你别嫌我多事啊……”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让我不由得心生疑惑。
深夜造访,显然有重要的事情要谈。我示意她进来,她轻轻关上门,走到我面前。“阿姨,您请坐。”我指了指房间里的椅子,“是不是朵朵的事?”我猜测道,毕竟女儿是我们之间唯一的联系。她摇摇头,在椅子上坐下,目光暧昧地在我身上停留了几秒,轻叹一声:“小然,这些年你一个人过得好吗?”她的指尖轻轻划过椅子扶手,声音低沉而柔软。
“我总是在想……离婚后的夜晚,对你来说,一定很漫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