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孟湛 通讯员 张轩玮 刘晋丽
一张小板凳,一颗为民心。 近年来,焦作市九里山街道以别开生面的流动“小板凳”形式,听民声、解民忧,推动服务下沉、资源下沉,用“小板凳”坐热群众“心窝子”,用“微服务”撬动基层“大治理”。
“小板凳”上问民需 画出群众“幸福圈”
“我们年纪大了,子女不在身边,又不会用智能手机,之前有点事情总要走到社区咨询,很不方便。 现在好了,社区干部经常到楼下跟我们坐在一起交流,有事可以及时问、及时解决。 ”家住九里山社区的居民张堂桂奶奶笑着说。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登门”,九里山街道建立“群众需求清单”,组织党员和志愿者主动认领,定期在小区内开展“3+N”小板凳便民服务,提供家电维修、爱心剪发、健康检查3个固定服务项目及N个自选项目。 针对部分老年人出行不便,“小板凳”变身移动“办公桌”,定期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现场为居民提供高龄补贴认证、办理医保、党费收取等服务,在社区设点的同时上门办理业务。 今年以来,共160余名居民受益。
“小板凳”上议民事 共商共治解难题
“以前小区路灯不亮、路面坑洼,我们老年人晚上都不敢出门。 现在好了,这些问题在‘小板凳议事会’上都得到了解决,现在社区环境越来越美了。 ”居民邵来源大爷高兴地说。
有困难、当面讲、马上办,街道整合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等多方力量,建立“收集—协商—落实—反馈”的协商处置闭环,解决治理痛点。 建立“一般问题现场解决、难点问题分段解决、重大问题联合解决”的问题解决机制,对收集的居民矛盾、社情民意进行日对接、周跟进。 今年以来,已召开议事会9场,采纳居民意见建议20余条,解决邻里纠纷、下水道淤堵、停电漏水、独居老人照护等问题10余个。
“小板凳”上微宣讲 撑起人民"保护伞"
“不点陌生链接,不扫陌生二维码,不下载陌生软件,更不要轻易转账,这些很多都是诈骗人员诈骗的手段!” 在演马社区的小院里,宣讲员正用当地方言讲解防诈骗知识。
几个简单的小板凳,街坊邻居围坐在一起,一场热热闹闹的“小板凳”微课堂就开讲了。 从“端坐会场”到“直奔现场”,街道充分挖掘理论宣讲力量,组成“小板凳宣讲队”,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在楼前院落、公园广场等群众较为聚集的场所开展流动宣讲。 以群众身边事例为切入点,将红色文化、政策学习、防诈反诈等有效嵌入,用“乡音”“土办法”让宣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更有“力度”。 目前,已开展宣讲20多场,参与人数达300多人次。
“坐下来,多听听意见和需求,把群众的凳子坐热了,也就把群众的心焐热了。” 下一步,九里山街道将不断优化流动“小板凳”机制,通过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发挥“小板凳”的优势,让“小板凳”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编审:孟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