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小工具 ”
免费领取“40个赚钱工具资源包”
今年,宏观波动率明显加大了:像是特朗普开打关税战、欧洲打算加强国防力量。
股市的涨跌波动也更加剧烈,很多小伙伴来问,当下的A股、港股、美股能不能买/卖。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李录(芒格的得意门生)说过的话:
「投资的核心是对未来的预测,投资某个国家的企业,需要对这个国家本身有一个基本认知,包括对这个国家历史和未来趋势的洞察。这一点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尤其会受到考验。」
短期内,上涨下跌有故事、情绪、资金的催化,今天想通过李录近期在北大的演讲,从更长期、本质的角度说一说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
01
李录把文明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1.0狩猎文明、2.0农业文明,和3.0现代科技文明。
1.0的狩猎文明,人类和其他动物没什么不同,生产力极低,资源获取完全受自然环境支配。
2.0的农业革命,土地和人口是决定一个经济体规模最主要的指标。
当人口增长超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时,土地就无法支撑更多人口。所以,我们能看到很长时间内,各个地区都战乱不断,为了争抢更多土地大打出手。
拿德国和日本来说,它们作为二战的发起者,起初是对疆土的追求:日本是个岛国,没啥资源;德国在一战被迫割让领土,有严重的生存焦虑。
3.0现代科技文明呢,经济进入到自动的、可持续、复利性的增长阶段。最重要的增长动力,不再是土地和人口,而是市场的大小和生产要素流通的充分程度。
02
市场的大小,就是商品和服务卖给越多人越好。
假设能从每个人身上挣1块钱,触达100万人能挣100万,触达1亿的消费者,就是上亿的大生意。
二战之后,作为胜利国,美国把获得的领土全部归还给原有国家,但作为交换,建立了一个美国为主的全球化市场。
说几个数据:美元占国际货币交易的比例是88%;美国企业占全球股票市值的65%(MSCI全球指数);美国有最多的黄金储备,美元和石油深度捆绑。
很多国家都加入了这个体系,谋求增长机会。比如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反而得到了战前想得到的利益。
我们也不例外,世纪初加入WTO之后(成员国合计80亿人),靠着出口满足外国人的需求,中国在全球GDP中的占比从1.75%上升到15%。
生产要素又是啥呢?它包括技术、人力、资本的充分交换和流通。
这里要解释下,每一次自由贸易、自由交换,都会带来1+1>2的效果。
*想要阅读完整文章,可以识别下方二维码,移步社区领取VIP阅读晚报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