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晚报
连日来,沈城气温忽高忽低,许多人的关节开始“预报天气”,酸痛不适成为常态。中医认为,清明过后,阳气初升但尚不稳固,寒湿邪气容易乘虚而入,滞留于关节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沈阳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于博洋介绍,中医在应对关节疼痛方面有着独特且行之有效的办法,其中,自我按摩穴位就是一种简单易行、方便又实用的预防方式。
于博洋介绍,从中医理论上来讲,关节疼痛多与“痹证”相关。初春时节,气候多变,风邪、寒邪、湿邪趁机侵袭人体关节,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则痛。穴位作为人体经络气血汇聚之处,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散寒除湿的作用,从而有效预防和缓解关节疼痛。
肩井穴 肩部关节疼痛“大救星”
肩井穴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它处于肩部的关键位置,是胆经上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能通调肩部气血,让肩部的经络得以通畅。按摩肩井穴时,可将双手搭在对侧肩上,用中指指腹按压肩井穴,力度适中,有酸胀感即可,每次按摩3分钟左右,每天可多次进行。
曲池穴 肘关节疼痛可按摩
曲池穴在肘区,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大肠经气血在此汇聚。刺激曲池穴能够调节大肠经气血,驱散肘部的风邪、寒邪和湿邪,改善肘部气血运行,缓解疼痛。按摩时,用另一手拇指指腹按揉曲池穴,可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每次2-3分钟,感觉局部微微发热即可。
足三里 膝关节疼痛预防必按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被称为人体的“长寿穴”。胃经多气多血,按摩足三里能激发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强健了,就能为关节提供充足的气血滋养,增强关节抵御外邪的能力。按摩时,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足三里,力度以产生酸麻胀感为宜,每次按摩3-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