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王明,这是你的退伍材料?” 师长陈刚的声音出奇地平静,但眼神却像锐利的刀锋。
“是的,师长。” 王明立正站好,喉结滚动,心跳如鼓。
陈刚缓缓翻开那本厚实的笔记本,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八年了,你一直在写这些?”
王明不明白自己多年来的私密笔记为何会引起师长的关注,更不知道这个偶然的相遇将如何改变他本已决定的归途。
每一个人的命运,或许就悬挂在这样不经意的时刻...
01
夏天的阳光洒在新兵训练场上,灼热而明亮。
王明站在队列中,汗水顺着他的脊背流淌。这是他入伍的第十七天,身体每一块肌肉都在叫嚣着抗议。
他刚满十八岁,高中毕业后便选择了入伍。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更是出于对军营生活的向往。
“立正!稍息!立正!” 随着教官的口令,王明和其他新兵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些最基本的动作。
王明的表现并不出众,但也不差。他是那种容易被忽视的普通人。在五十名新兵中,他的体能测试排在中游,理论课成绩也是中规中矩。
“你为什么要当兵?” 在一次休息时,同宿舍的老乡李强问他。
王明喝了口水,思考了片刻:“想给自己找条出路吧。”
李强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够实在。”
新兵连的三个月很快过去。王明被分配到了边防某部队,成为一名普通的战士。
他的连队驻扎在北方边境,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酷热难当。这里的生活简单而艰苦。
王明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每天,他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很少主动表现自己。
连队的老兵们都喜欢这个话不多但做事踏实的新兵。班长孙强经常对他说:“小王,你这人挺好,就是太闷了。”
王明只是笑笑,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他的第一个军旅春节,是在值班室度过的。
窗外,北风呼啸,雪花纷飞。王明坐在电话机旁,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家人的声音,心中温暖而又酸楚。
“明儿,在部队还习惯吗?” 父亲的声音有些颤抖。
“挺好的,爸。部队伙食不错,我还长胖了呢。” 王明故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愉快。
电话那头,母亲接过话筒:“儿啊,想家就回来看看。”
“等休假我就回去。” 王明知道,至少半年内他都不会有探亲假。
挂上电话,王明的目光落在窗外的雪景上。他想起了家乡的冬天,没有这么冷,但同样美丽。
他拿出一个笔记本,开始写下当天的感受和想法。这是他的习惯,从入伍第一天就开始了。
起初,他只是记录每天的训练内容和一些感想。慢慢地,他开始写下对军队生活的思考,对训练方法的看法,甚至对部队管理的一些想法。
这本笔记成了他的秘密花园,只有在这里,他才能畅所欲言。
时间如流水,转眼三年过去。
王明从一名新兵成长为老兵,熟悉了部队的一切规则和生活。他的军事技能有了显著提升,多次在连队比武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然而,在提干选拔中,他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第一次提干机会出现在他入伍第二年。那一年,连队要推荐两名优秀士兵参加提干考试。
“王明,你的理论成绩不错,但体能测试差了五分。” 排长遗憾地告诉他。
王明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自己在引体向上项目上确实不够出色。
第二次机会是在第四年。这一次,他的体能测试通过了,但文化课考试名次靠后,特别是英语成绩不理想。
“再等等吧,也许下次会有机会。” 连长安慰他。
与此同时,王明的同期战友李强已经提干成为了一名军官。另一位战友张强则通过特殊招考,转业到了地方政府部门。
每当看到他们穿上军官制服或者西装革履回来探望时,王明都会感到一丝失落。不过,他从不表露出来。
“怎么样,老王,还适应部队生活吗?” 每次相见,李强都这样问。
“挺好的,比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强多了。” 王明总是笑着回答。
李强知道王明的能力不比自己差,只是不够张扬,不善于在关键时刻展现自己。他常常劝王明:“你应该多表现表现自己,别总是闷着头做事。”
王明只是笑笑:“我这人不会说话,还是做事比较实在。”
第五年,王明参与了一次重大任务。边境发生自然灾害,部队被派去救援。
在灾区,王明连续工作了三十六小时,帮助疏散了一个山村的居民。当地政府发来了感谢信,连队对参与救援的战士进行了表彰。
表彰大会上,王明作为代表发言。站在话筒前,他紧张得手心冒汗,简短地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便下台了。
“你真应该多说几句的。” 战友小李在台下小声对他说。
王明摇摇头:“做好事就行了,不用说太多。”
回到连队后,又一次提干机会来临。
这一次,王明信心满满。他的各项成绩都达标,而且刚刚立了功。
然而,最终名单公布时,他的名字依然不在其中。
“王明,你的表现很好,但团里最后认为你的领导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提升空间。” 指导员对他解释道。
王明默默地点头,没有争辩。
晚上,他独自一人站在操场上,望着满天繁星,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他的笔记本又多了几页内容:
“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当军官。但我依然热爱这个军营,热爱这个集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也许我的位置就是做一名优秀的士兵。”
第六年,第七年,时光飞逝。
王明从一名普通士兵升为班长、排长助理,但始终没能迈过提干这道坎。
他的笔记本越来越厚,记录了他对军队训练、管理、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思考。这些想法有些稚嫩,有些独到,但都来自他的亲身经历和深入思考。
这本笔记,成了他八年军旅生涯最珍贵的财富,却从未示人。
02
第八年服役期满,王明做出了决定:退伍转业。
消息传开后,连队的战友们都很惊讶。
“你不是最喜欢部队生活吗?为什么要走?” 新来的战士小张不解地问。
王明笑了笑:“八年了,该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了。”
事实上,他心里也有些不舍。八年来,军营已经成为他的第二个家。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他的青春记忆。
退伍前的日子,王明开始收拾自己的物品。
他的东西不多:几套换洗的衣服,一些书籍,一个老旧的手表,还有那本厚厚的笔记本。
翻开笔记本,他看到了自己八年来的成长轨迹。从一个懵懂的新兵,到如今对军队有着深刻理解的老兵。
最后一页,他写下了这样的话:
“军营生活教会了我坚毅和责任。无论未来走向何方,我都将带着这些品质前行。感谢这八年,塑造了今天的我。”
他的退伍申请已经被批准,只差最后的手续。
离别的时刻总是伤感的。连队为他举办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会。
“王明,你是我见过的最踏实的兵。” 连长拍着他的肩膀说。
“谢谢连长。” 王明有些哽咽。
“有空回来看看我们。” 战友们纷纷说道。
王明点点头,心中满是不舍。
第二天,他需要去团部办理最后的退伍手续。
早晨,他穿上整齐的军装,或许这是最后一次正式穿着它了。
镜子中的自己,棱角分明,目光坚定。八年军旅生活,已经将那个青涩的少年打磨成了一个真正的军人。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那本厚厚的笔记本,离开了连队宿舍。
团部的办公室里,王明正在等待工作人员处理他的退伍材料。
他的退伍材料准备得很齐全:身份证件、服役证明、立功受奖记录、体检报告……一切都井然有序。
坐在等候区,王明翻开了那本笔记本,回顾着自己的军旅生涯。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立正!” 办公室里的军官突然喊道。
王明立刻站起身,挺直腰杆。
一位身材高大的军官走了进来。王明一眼认出,这是师长陈刚。
陈刚在团部是难得一见的人物。他负责整个师的工作,平时很少出现在团一级的机关。
“同志们好。” 陈刚向办公室里的人员问好。
“首长好!” 大家齐声回应。
陈刚点点头,目光扫过办公室,忽然注意到了角落里站立的王明,以及他手中那本厚厚的笔记本。
“你是来办什么手续的?” 陈刚问道。
王明挺直身体,回答道:“报告首长,我是来办理退伍手续的。”
陈刚走近几步,看了看王明胸前的名牌:“王明,服役多久了?”
“报告首长,八年了。”
“八年。” 陈刚重复了一遍,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王明手中的笔记本上:“那是什么?”
王明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笔记本,有些紧张:“报告首长,这是我的一些个人笔记。”
“可以给我看看吗?” 陈刚伸出手。
王明愣了一下,然后将笔记本递给了陈刚。
陈刚接过笔记本,随意翻开了几页。起初,他只是漫不经心地浏览,但很快,他的表情变得专注起来。
他找了个椅子坐下,开始认真地阅读笔记本的内容。
王明站在一旁,心里有些忐忑。他不知道自己的笔记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那些都是他的私人想法,有些可能过于直白或批判性。
几分钟过去了,办公室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纸张翻动的声音。
陈刚继续翻阅着笔记本,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偶尔还会嘴角微微上扬。
王明站得有些累了,但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不知道师长为什么对自己的笔记如此感兴趣,这种情况他从未遇到过。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都在悄悄观察着这一幕,同样感到好奇和不解。
终于,陈刚合上了笔记本,深深地看了王明一眼。
03
师长翻阅笔记本后神色凝重,突然问:“这是你写的?”
王明忐忑地点头,不知道自己是否犯错...
陈刚沉思片刻,然后站起身来:“你先回去吧,退伍手续暂时不要办理。等我通知。”
王明一愣:“报告首长,我的退伍申请已经批准了。”
“我知道。” 陈刚的语气不容置疑,“但现在我需要你等一等,这是命令。”
王明只能点头:“是,首长。”
陈刚拿着王明的笔记本离开了办公室,留下一屋子疑惑的人。
工作人员看向王明,眼中充满了好奇:“你那本笔记上写了什么?怎么把师长都吸引住了?”
王明摇摇头:“就是些日常记录和一些想法。”
“看来不简单啊。” 工作人员意味深长地说。
王明回到连队,告诉连长自己的退伍手续被暂时搁置了。
“师长亲自下令的?” 连长惊讶地问。
王明点点头,简单地描述了事情的经过。
连长思考了一会儿:“等通知吧,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但王明心里并不踏实。他担心自己的笔记中是否有什么不妥当的内容,是否会因此影响自己的退伍。
三天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
第四天早晨,一个紧急通知传来:王明被要求立即前往师部,师长陈刚要见他。
这个消息在连队引起了轰动。普通士兵被师长单独召见,这是极为罕见的事情。
王明穿上最整齐的军装,乘坐连队的车前往师部。
师部比团部更加庄严肃穆。王明被一名警卫员带到了一间会议室外。
“师长在里面等你。” 警卫员说完,离开了。
王明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仪容,然后敲了敲门。
“进来。” 里面传来陈刚的声音。
王明推开门,走了进去。
会议室里,陈刚坐在长桌前,面前摊开着王明的笔记本。还有两名军官站在一旁,看起来像是师部的高级参谋。
“首长好!” 王明立正敬礼。
“坐吧。” 陈刚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王明坐下,坐姿依然挺拔。
“王明。” 陈刚开门见山,“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