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 」
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在诗中盛赞了这座让他流连忘返的城市。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历史上,这里曾与苏州、杭州、扬州齐名,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之处,形成了这座水上名城。
来自马蜂窝用户@Fiorelady
明清两代,作为京杭大运河枢纽,南船北马交汇之地,官方曾在这里专门设立漕运总督和下属庞大机构,这座城又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来自马蜂窝用户@荷马
历史上,这座城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民族英雄关天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更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可谓人杰地灵。
来自马蜂窝用户@Fiorelady
这座城,就是「江淮名城越千年」的江苏淮安。
来自马蜂窝用户@带桃子旅行Elaine
淮安,地处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南邻扬州,东北部分别与盐城、连云港、宿迁接壤;
小城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不仅拥有千年「运河历史」、更是官方认定的「美食之都」。
来自马蜂窝用户@Fiorelady
可能在很多旅行者的知识储备里,都不能将淮安和美食联系在一起,但作为淮扬菜发源地之一,早在2021年,淮安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低调的淮安,也由此成为继成都、顺德、澳门、扬州之后,中国第五个跻身「世界美食之都」行列的城市。
来自马蜂窝用户@晓阳Chosen
这里的美食既有文人菜的精致典雅,又有市井味道的鲜活生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安味道」,是座仅为美食就值得奔赴的城市。
来自马蜂窝用户@Fiorelady
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旅游城市,不会遭遇人挤人的扫兴, 这个五一真的可以去淮安「慢游」,
白天探古迹、品美食,夜晚泛舟运河,听一段漕运往事,感受「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的千年余韵,享受运河之城的悠哉。
来自马蜂窝用户@一朵朴
淮扬菜诞生之地、世界美食之都
任谁去了都得香迷糊
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中国四大菜系,以清鲜平和、刀工精细、本味至上闻名,被誉为「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
来自马蜂窝用户@风之七彩
过往,对于「淮扬」二字背后,人们多是只知扬州,而不知淮安。实际上淮安、扬州共同构成了“淮扬菜”核心,是「淮扬菜发源地之一」!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软兜长鱼
本就有所传承的淮安当地味道,在淮安地区漕运的兴盛之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来自马蜂窝用户@风之七彩
在淮安,有两道菜并称「淮炒双峰」,一道是白袍虾仁,另一道叫做软兜长鱼,甚至在淮安当地,就有「万事现成,长鱼虾仁」的民谚。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其中软兜长鱼也叫软兜鳝鱼,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名菜,它也是新中国第一次国宴头道热菜,有着「开国第一菜」美誉。
来自马蜂窝用户@冷月印记
白袍虾仁
淮扬菜最擅长急炒速烩,白袍虾仁就是其中的代表菜肴,整道菜出锅也就三五秒钟,但却对锅子要颠几下、用开水还是凉水、薄芡还是浓芡等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要求。
上桌后,这一整盘的白莹鲜嫩,让人不忍动筷却又难忍食欲,吃过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平桥豆腐
有「天下第一菜」之称的平桥豆腐,在视觉效果上甚至比文思豆腐更为奇特。
来自马蜂窝用户@风之七彩
制作这道菜,要用内酯豆腐切成菱形小块,配以鸡丁、香菇丁、香菜末。高汤打底,慢火煨香,上桌前再撒上一溜胡椒。
来自马蜂窝用户@风之七彩
说是为厨师「炫技」而创作的菜,吃起来却也清香爽滑,咸鲜微辣,口感极佳,这便是淮扬菜重卖相更重风味的写照了。
蒲菜肉圆
蒲菜俗名蒲儿菜,是一种水生植物,蒲菜肉圆是开洋蒲菜和钦工肉圆的结合,是一举两得的选择。
来自马蜂窝用户@Abby45
一道菜中,蒲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仿佛有嫩笋之味,钦工肉圆则是选料讲究,吃起来光滑细嫩,过瘾却又不会感到油腻。
来自马蜂窝用户@冷月印记
淮扬菜博物馆
淮安有座淮扬菜博物馆,这里是一座认真介绍淮扬菜历史渊源的博物馆,也是一座认真做淮扬菜,可以吃的博物馆。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作为最大的美食主题博物馆,这里可以清楚了解到淮扬菜的悠久历史和制作工艺。
来自马蜂窝用户@冷月印记
从淮安独特的地理环境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气的影响,淮扬菜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将自己独特的中国味道带向世界,这里都有详尽的介绍。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另一大重头戏当然是在博物馆品尝淮扬菜!这里的淮扬菜数量不多但道道精华,前文中出现的软兜长鱼、平桥豆腐、开洋蒲菜等都能吃到。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如果你不爱淮扬菜的阳春白雪,在食不厌精的淮安,也有无数可以让人吃出人间烟火气的民间风味,可供选择。
小龙虾
何处没有小龙虾,为什么要在淮安吃?
因为小龙虾著名产地之一的盱眙,就在淮安!
来自马蜂窝用户@Abby45
夏天是盱眙龙虾上市的季节,在盱眙境内的陡湖、洪泽湖、天泉湖、猫耳湖、天鹅湖、八仙湖等河湖水塘都有繁育。
来自马蜂窝用户@唐伯虎
盱眙龙虾体色红亮、肉质鲜嫩,在原产地吃小龙虾,要暂时忘记淮扬菜的优雅清新,戴上手套大快朵颐才好。
23种口味的淮安龙虾宴丨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文楼汤包
文楼汤包因老淮安河下古镇百年老店文楼而得名。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朱自清先生在《说扬州》中说:“北平淮扬馆子出卖的汤包,诚哉是好,在扬州却少见;那实在是淮阴的名产,扬州不该掠美。”
文中的淮阴指的即是老淮安,老淮安的汤包,又以文楼为最好。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汤包内馅心以肉皮、鸡丁、肉块、蟹黄、虾米、竹笋、香料、绍兴酒等十二种配料混合而成,现在游客去吃文楼汤包,都会配以吸管,小心吸食包中的汤馅,再尝面皮的美味。
所以,这是一笼在上菜时「会动」的汤包。
鸡丝辣汤
传说中,老淮安人的一天一般从热乎乎的辣汤油条开始。
来自马蜂窝用户@风之七彩
淮安不得不尝的辣汤代表叫做「两淮一绝」,辣汤的原材料很简单,海带千张丝粉丝配辣椒和醋,两淮一绝的用料更丰富,除了鸡丝,还有大块的鸡蛋块。
来自马蜂窝用户@风之七彩
当然,这种在街头巷尾都可以遇到的小吃,并不需要追求某一家名店,食欲最盛时,遇到的那家便最好吃。
长鱼面
如果出游人数不多,其实在淮安也可以吃到更高性价比的淮扬风味,比如选择长鱼面。
来自马蜂窝用户@风之七彩
浇头,可以选择吃起来软嫩异常,清鲜爽口的软兜长鱼面,也可以吃一份更新奇的炒鳝鱼拌面,炒鳝鱼用的是鳝鱼的肚腹肉,更有嚼劲,适合已经在其他淮扬菜馆尝过了软兜长鱼的游人。
来自马蜂窝用户@风之七彩
楚州茶馓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来自马蜂窝用户@冷月印记
香、脆、酥、甜还略有些咸味,茶馓很像北方人口中的馓子,是种一吃就停不下来的小零食。
来自马蜂窝用户@碧箫
在淮安,茶馓是妇孺皆知的美食,而且也几乎处处可见,而且多数地方既可以整包购 买,也可以几块钱零称,拎一小袋边走边吃。
来自马蜂窝用户@晓阳Chosen
两千年的运河城
运河风光与漕运历史
淮安,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自古便有“运河之都”的美誉。其运河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历经隋唐、宋元、明清的不断开凿与繁荣,成为贯通南北漕运的咽喉之地。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蚪蚪
「淮安的运河史,半部中国漕运史」运河塑造了淮安,淮安也见证了运河的历史。
来自马蜂窝用户@大蚪蚪
河下古镇
历史上的河下古镇,曾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及盐商重镇,清朝时,沿海地区所产的淮盐皆要运输到河下古镇进行检验,之后再运输至全国各地,足可见河下在当时的地位。
来自马蜂窝用户@流浪ed丁小猫
同时河下古镇还是一座文化重镇,明清时期就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走在古镇中,梁红玉祠、吴承恩故居、沈坤状元府等,都是值得专程探访的地方。
吴承恩故居丨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曾经的河下古镇,拥有108条街巷、44座桥梁、100余处园林及60多座牌坊,但时至今日,仅保留下来了一条长约2公里的石板路街巷,石板路两侧的建筑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格,也让河下古镇成为了楚州古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街区。
来自马蜂窝用户@流浪ed丁小猫
里运河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段邗沟,就已经注定了淮安因水而盛的未来。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淮安与运河相伴,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明清时期,这里相继设置有漕运总督府、 江南河道总督府等重要机构,也让淮安从此成了「中国运河之都」。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江苏之所以能成为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淮安的功劳很大。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全长30多公里的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建的河段,也是淮安人的母亲河。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当地打造的运河文化长廊,拥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区、1段遗产河道及5处遗产点,夜游里运河是身在淮安不可不体验的一项玩法。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从清江浦出发,沿途经过中洲岛、清江浦楼、清江大闸、石马头桥、常盈桥、长征桥等景点,全程约40分钟,一座座建筑次第出现,如梦似幻。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镇淮楼
因淮安「扼江北之要冲,为南北交通之孔道」,于是便有了这座镇淮楼。
来自马蜂窝用户@流浪ed丁小猫
镇淮楼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雄踞于淮安城中,与漕运博物馆隔街而望。巍峨壮观,古色古香,也是淮安古老文明的象征之一。
来自马蜂窝用户@雪夜冰河
如今的镇淮楼,不仅是一处瞭城景的雄关,还是一处古物展览馆,让游人有机会可以登至镇淮楼的山楼之上,眺望兴盛繁荣的城市风貌。
来自马蜂窝用户@雪夜冰河
淮安府署
镇淮楼为中轴线的老城中,还分布着许多值得一逛的古城遗迹,淮安府署内按照东、中、西分布的房屋有600多间,体现着明清时期淮安府衙制度的健全机制。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整个淮安府署的建筑具有很强的官式建筑气息,气势恢宏,沿着仪门与戒石坊的中轴线,呈东西对称排列,想要了解明清时期的健全的法制体系,这里是不能错过的一站。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而且悲剧《窦娥冤》中的审案背景,就是这座淮安府署。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中国漕运博物馆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淮安发现了漕运总督署的遗址,自此,淮安漕运古迹得以完整的向世人展示。
来自马蜂窝用户@王晨照
淮安中轴线上,以恢弘的仿明代建筑风格,复建了淮安漕运总督署,而在建筑后方,就是漕运总督署的遗址的所在地。
来自马蜂窝用户@流浪ed丁小猫
博物馆中集中陈列了古代漕运工具及附属遗留物品,漕运总督府内工作与生活用品,曾经担任漕运总督及其他漕运官员的信函、书札等许许多多历代有关漕粮流通的物证。
来自马蜂窝用户@流浪ed丁小猫
而且博物馆建设之初,就确定了高度不得超过镇淮楼的总体思路,因此这座博物馆也是向地下探索空间的典范。
来自马蜂窝用户@流浪ed丁小猫
清晏园
清晏园,也就是当地人口中的城南公园,是当今苏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
来自马蜂窝用户@无边风月
这座园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是淮阴市唯一保护完好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漕运史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官宦园林,康熙、乾隆两位清朝帝王数次下江南之旅中,多以这里为行宫。
来自马蜂窝用户@无边风月
据《清河县志》记载,清晏园在历史上多次改名,还曾叫过淮园、瞻园、留园、城南公园,其中城南公园名称时间最长,直到1991年10月1日,才又恢复为「清晏园」古名。
来自马蜂窝用户@Dennis Ma
园内亭、台、楼、阁、假山错落有致,曲径、长廊、流水循环往复,四季花繁木盛,精致完全不输苏州、扬州的一众园林。
来自马蜂窝用户@长耳糯小白
如今,那些曾令淮安声名远播的「漕运重地」、「盐运要冲」皆成历史云烟;「南船北马」的交通枢纽也早被高铁、飞机取代,历史像风,这座城市为带来又带去了种种过往,也留下了南北融汇的精彩。
来自马蜂窝用户@奔跑吧阿常
出游目的地推荐
100%
新晋免签国,高加索“小迪拜”丨阿塞拜疆
点个在看,只为吃也要去的地方算淮安一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