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应当尽快从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转向推动房地产消费。自2024年九、十月份起,国内为刺激消费,出台了一系列组合政策,包括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汽车以旧换新给予补贴,对家电购置提供优惠,2025年更是将补贴范围扩大至手机、PAD、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
回顾过往,这些补贴力度确实不小,但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拉动效应?
在我看来,该政策主要发挥短期刺激作用,其效应在2025年一季度乃至2024年四季度已部分显现。若期望依靠现有政策,在2025年下半年仍能大幅提振消费,显然过于乐观。
进入2025年,中美关税战成为新的变量。面对美国加征关税,中国采取对等反制措施。若关税谈判短期内无法取得突破,意味着中美贸易关系面临脱钩风险。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约5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达3600多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贸易规模,难以被单一国家或地区市场填补。一旦这些原本出口美国的商品回流国内,势必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对物价和消费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当下若要提振消费、缓解关税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必须高度重视房地产消费。一方面,房地产作为不动产,受美国关税政策的直接冲击较小;另一方面,自2024年10月起,房地产市场虽多次显现回暖迹象,但整体仍较为脆弱。此时出台相关政策,有助于推动房地产消费,进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此外,针对“人口减少,房地产需求下降”的观点,实则存在误区。无论是有房家庭的改善性需求,还是无房家庭的刚性住房需求,依然客观存在。
在房价下行的背景下,消费者因担忧资产缩水而持币观望。从金融行为学角度来看,人们对潜在损失的规避心理与生俱来。
所以,若想提振房地产消费,国家层面需适当容忍房价合理上涨。而且,房地产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远超手机、汽车等行业,对消费的提振效果更为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