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即将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现就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活动进行以下提醒:
一、活动总体要求
各中小学校要以事故为警醒、以问题为导向,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着力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成长。
二、活动组织与实施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学校要成立安全教育周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
积极联系公安、消防救援等相关部门,结合本校实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2.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题教育
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防治:通过主题班会、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识别和应对校园欺凌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开展主题班会和团体辅导活动。邀请心理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消防安全:邀请消防救援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讲座,以火灾案例为切入点,讲解火灾的成因和危害,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逃生和自救技巧。
交通安全:邀请交警部门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开展交通安全体验活动,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急救培训:邀请专业急救人员结合学生年龄段,采取理论讲授、现场演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教授学生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
应急疏散演练:提前制定周密的应急演练方案,定期开展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确保学生熟悉逃生路线和注意事项。
3.创新活动形式,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采取案例警示、模拟仿真、体验互动、文艺作品等形式,普及安全常识。
利用班班通、校园广播、校园大屏、安全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通过学校公众号、家长群等途径,推送安全教育指南、短视频等线上资源,方便学生和家长随时随地学习。
三、活动实施安全提醒
1.制定详细预案
在活动开展前,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明确活动流程、责任分工和应急措施,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针对演练、体验等高风险活动,需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安全措施。
2.加强人员培训
对参与活动的教师、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熟悉活动流程、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特别关注新入职教师和临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3.确保场地安全
活动前对场地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如地面湿滑、设备故障等。
演练和体验活动需划定安全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并安排专人值守。
4.关注学生心理状态
在安全教育活动中,避免使用过于恐怖或血腥的案例,防止对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需给予特别关注和引导。
5.注重家校协同
活动前向家长发放《安全告知书》,明确活动时间、内容及注意事项,确保家长知情并配合。
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引导家长学习了解各类安全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共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四、活动宣传与总结
1.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通过校园网站、公众号、宣传栏等平台展示活动成果,扩大安全教育的影响力。
积极联系媒体,宣传学校安全教育周活动的亮点和成效,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
2.及时总结反馈
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总结活动成效和不足。
针对活动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
五、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
1.融入日常教育教学
以安全教育周为契机,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培训,形成长效机制。
2.营造校园安全氛围
把学生创作的安全主题绘画、手抄报、征文、短视频等作品,在校园内展示或通过学校公众号发布,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教育是保障学生安全、促进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希望各学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态度,切实做好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活动的安全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