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肾救妻”十几年的模范丈夫,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却在12年后被无情打破?
谭克军是湖南长沙人,因为是家中独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溺爱,因此也养成了懒惰自私的性格。
到了适婚年纪,在媒人的介绍下,谭克军认识了王翠。两人条件相当,很快就走在了一起。
但在结婚后,谭克军仍然改不了以前的性子,经常喝酒赌博,直到一儿一女逐渐长大,经济负担变重,他才和王翠一起来到了工地上干体力活。
虽然很苦很累,但工地上报酬可观,家里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
然而某天干活时,王翠突然晕倒在工地上,被送到医院检查后才得知,竟然是尿毒症。
谭克军决定,捐出自己一颗肾救妻子的命。可换肾之后,妻子也没有挺过多长时间,很快就去世了。
谭克军为妻捐肾的事迹很快传开,大家交口称赞其为“模范丈夫”,
在一片褒奖声中,谭克军并没有脱胎换骨,好好抚养两个孩子。而是酗酒、赌博,很快消沉下去。
旁人问起,他会说是因为妻子的离开,太过悲痛导致。家里没有收入,大儿子谭彬只能辍学,去外面打工补贴家用。
可父亲还是整日都流连于牌桌之上,把他寄回家的钱都败光了。
谭彬一气之下和父亲断绝了关系,离家远走,再也没有回来过。
12年后,谭克军年老,身体状态每况愈下,总是眩晕、干呕。女儿心急如焚,想带他去医院检查,可无论怎么说,谭克军就是不愿意去。
无奈,女儿只好把救护车叫到了家门口,强行将人带去了医院。
可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竟发现,谭克军的两个肾都完好无损地在体内,当年为妻子捐肾,根本就是他编造出来的谎言!
捏着深情人设,既骗取名声,又骗取一双儿女的愧疚和照料,这样的人,怎么配称为父亲呢?
谎言的动因
曾经接到过一位女性来访者,她告诉我她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苦恼,十分焦虑,每天晚上都在失眠。
她的女儿今年13岁,从两个月前起,妈妈发现女孩开始频繁撒谎,最开始是关于玩手机的事。
女孩说自己假期在家写了一天作业,妈妈按照网上学到的方法,偷偷给手机下载了屏幕使用时间的软件;
发现女儿刷了五个小时的短视频,又聊了一个小时的天,还将所有聊天记录全都清除。
但当妈妈去质问时,女儿还在辩解,直到把软件上的表格放在她面前,她才承认。
之后,女儿借口要提早回校,其实是在校外借了同学的手机玩;
这次,她不仅不承认,反而和妈妈顶嘴,说自己每周只有这点放松时间,妈妈为什么要追着她不放?
很多人认为,撒谎的动因无非是利己性,能使自己获得非法的或者不道德利益,因此才会撒谎。
而我要告诉你的是,谎言的动因其实是——利益易得性。
1996年,心理学研究者Buller和Burgoon提出的人际欺骗理论认为:
欺骗过程发生在人际互动之中,往往受到欺骗者和受骗者的认知程度、情绪情感、思维模式等等的共同影响。
为什么卖保健品的讲座总是针对老年人;
为什么远程操控手机转钱的骗子总是在游戏中找七八岁的小孩;
为什么造谣博流量的营销号总是父母辈在看?
因为这些群体能够为谎言带来利益易得性。
回看前面两个事例,谭克军正是因为妻子死无对证,肾脏在身体里又不会轻易检查到,这才将好名声维持了十二年。
而咨询事件中的女儿则是认为妈妈对手机的了解不如自己,因此才敢胆大妄为。
权力意志和心理操纵
尼采认为,人类行为的核心驱动力是“权力意志”,是一种非理性来自于本能的存在,驱使着个体追求权利和欲望、进行自我扩展和自我超越。
在行为上可以表现在对物质资源的争取、名利地位的争夺、操纵或同化他人的观念和意志,甚至解释自然现象,都是不同权力意志之间的博弈。
记得前几天刚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博主和朋友在火车站排队进站,但是有一个人却插队了。周围的其他人无动于衷,只有博主站了出来,对插队的人说:
“喂,你怎么插队啊,没见这么多人在排队吗?”
然而插队的人大言不惭,说自己后面的都没说什么,博主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多管什么闲事?
博主立刻对排队的人大喊:“这里有人插队!你们都不在意插队吗?”
连续喊了几遍,都无人应答,于是博主拉上朋友,直接走到了队伍最前面,叫最前面的人让开,她们两个站了进去。
初看时会心一笑,再看时只觉得这样的处理方式简直是借力打力,夺取主动权的最好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为自己不正当博取权力地位或利益的行为;
对方或是踩破道德底线,或是利用心理操纵(PUA等)将你当做血包吸取。
同时,他们还会在心中自我合理化这样的行为,用虚假的谎言蒙蔽自己、掩盖自己内心真正肮脏的想法。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在认清事实真相后坚决说“不”,停止内耗自己,勇于拒绝他人。
很多人都认为,作为朝夕相处的邻居、同学、同事,断然拒绝会很不给面子。
这里有一个小方法:想要从你这里刮取利益的人是不会停止,也不会感到满足的。
就像借平板、借钱、拿卫生纸、带饭这种小事,你可以想象:今天敢借一千,明天就会借一万,到时候我能给他吗?
今天带饭推脱不给钱,万一以后一个月里天天都让我带饭,我岂不是吃力不讨好,那个时候又该怎么拒绝?
无限夸大可能会有的恶劣结果,就能迫使你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在这个难辨人性善恶的复杂社会中,我们需要善用一切批判和博弈规则。
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坚定和善意,但也绝不能成为那些使用不正当手段追逐利益的人的趁手工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