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才的目的是发扬优势,还是补救短板?
首先要强调的是,每个孩子都应德智体全面发展,不管他的智力倾向是什么,不管他是什么“材”,这是战略目标,因材施教的总方向,对谁都一样。也就是说,无论孩子的人格属于什么类型,智力有什么特点,我们都要尽量帮助他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能够胜任未来工作的人和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这个基本层面下面,才谈得到智能的因材施教。我们知道,孩子的智能是五彩缤纷的,即使按加德纳的说法,只有8种,则它们用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比例互相搭配,也会产生无穷无尽的色调。家长和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摸清(彻底搞清楚愚以为不可能)孩子的智能强项和弱项,然后侧重发展其强项,适当弥补其弱项。
为什么侧重发展其强项呢?因为发展强项孩子更容易接受,而且更容易见效,有利于增强孩子自信。再说,只要他的强项能得以发展,有一技之长,未来就能在社会立足。如果置强项于不顾,每日盯着孩子的弱项唠叨不已,纠缠没完,那很容易搞得孩子失去自信,看不到自己有何价值,讨厌学习甚至讨厌生活。弱项没上去,强项则萎缩了,鸡飞蛋打。这种例子在我们周围是很多的。所以,我主张一般不要在弱项上面下太大功夫。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的智力弱项,即使强补恶补也往往事倍功半。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宣扬“木桶短板理论”,完全不合适。贝多芬在人际关系智能方面相当差劲,经常搬家,总跟邻居打架,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当然,如果他同时也善于人际交往,那自然更好,可是上帝往往不是这样安排人生的,他不可能把所有优点弄到一个人身上去。说实话,若真是那样,如此完美至极的人很快就会累死的,结果可能什么成就都没有。人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弱项是强项的必要条件,弱项“发扬风格”,把自己的“精气神”让给强项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短板是要补一补的。孩子智能的短板,在什么情况下必须重视,需要尽可能补长一些呢?据我的经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严重影响考试成绩,拉分拉得厉害,致使升学困难。这种情况需要补课,但是要注意,最好能以他的强项为桥梁,这样效果可能好一些。比如一个孩子英语很差,但音乐智能发达,那就可以考虑把英语单词和课文编在歌中让他唱。第二种情况是,这个弱项弱到了社会化障碍的程度,可能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那就不补不行了。有些智能,再弱也没多大关系,比如音乐智能,完全没有音乐细胞也照样生活。有些智能更基本,太弱就不行了,比如语言智能,如果低到影响与他人的基本交流,那不行,那就必须用对话、读书(朗读)等方式补上来。
总之,在智能培养方面,一般说来,发展其强项是第一位的,弥补其弱项是第二位的,这是不得已的。智能均衡发展的孩子很少,而且未必是好事,智能完美主义则是要不得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智能均衡发展是两回事,不在一个层面上。
学生未来从事什么行业更有利于他的发展,他能生活得更快乐,同时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多贡献,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的人格特点不同,智力类型不同,适应的行业也不同。让一个文学少年去做工程师,让一个有探究意识的人去流水线做重复动作,让一个不爱儿童的人去做小学教师,让一个缺乏同情心的人去做社会服务工作,让一个胆小的人去做消防队员,让一个读书坐不住的人去当博士,让一个善于做买卖的人去搞研究,让一个喜欢大自然的人一辈子坐办公室,这对他们本人是不幸,对国家也是损失。家长和教师都有责任通过日常观察和检测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中学(初二)以后,应该予以比较具体的指导。不一定非要确定某个具体的职业,起码要知道大致的职业方向。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有一位网名“琥珀”的大学教师,看到了我在网上讨论职业选择的帖子,给我发来一封邮件,我征得他的同意,请他删去一些个人内容之后,发在了网上,并作了回复。我觉得这个案例有普遍的意义。
王老师:
您好!
我是大学教师,平时问及学生毕业之后想从事什么职业,很多学生都说迷茫。当然,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曾感到迷茫过。我认为首先是因为前途的未知,不可预测,再者,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最后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很多人对自己的长处认识不清,没办法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自己也不知道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据说,在德国和英国,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了,而在我国,基础教育都是忙于应试,到了大学,“职业意识”还没有觉醒,导致很多人找工作的时候就是稀里糊涂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我最近这半年来思考比较多的,因为第一份工作(也是大学教师)辞职后,也去公司面试了几次,都被问及最近三年或五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我回答的时候也是稀里糊涂的。我记得我们本科毕业时,根本就没人提这个概念,大家毕业了都是随便找个工作干干,都是“给钱就干”、“什么都能干”、“找一份待遇好的工作”这种很简单的意识。读研的时候也没想太多,毕业了就是一门心思想进学校做老师。
如果没有“职业规划”意识,对自我认知不清,期望值又太高,一旦到了工作岗位感觉不适应,就会频繁跳槽,这是很可怕的。所以,就成了我现在这样的情况:将近三十岁才真正思考“职业生涯”这件事,“思想开窍”太晚,不知道这是不是种悲哀。
我以为认识自我有两种方式,一是别人的评价,二是自我的认知。但是,这两种方法都不太可靠。首先,别人的评价是不深的,很多人都是随意贴标签,大家随口说说,我就被贴上“内向”、“老实”等标签,我觉得我没别人说的那么“内向”,我的性格要远比“内向”来得复杂,但是我一般又不去反驳,不说什么,这就更给人家造成一种“内向”的认识。其次,自我的认知也未必就可靠,因为一个人很容易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这种外部的“标签”会植入一个人的大脑,产生自我心理暗示,觉得自己还真的就“内向”了。所以如何全面认识自己,这很困难,需要专家来对一个人作综合的考察和评价,而学校里这方面的人才是很缺乏的,更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实施“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认识自我。这一块,我们的教育是完全缺位的。
我现在觉得,我成熟得太晚了,当然,这话也是“马后炮”,都没用。我的个人智能倾向就是偏文的。因为自己不久的将来可能还要换工作,这样进高校做教师的机会就很小了,所以也比较犯愁,不知道如果自己不做教师,还能干什么。
琥珀
我给了下面的回复:
琥珀老师:
您介绍的大学的情况和您个人的情况与我对青年人的了解差不多。我发现多数青年人是在严重缺乏“自知之明”的情况下走上社会的,几乎就是没头的苍蝇——乱撞。愚以为这是教育很大的失败。你培养了学生半天,最后学生走出校门,连自己适合干什么都不清楚,这不等于其心理还停留在儿童阶段吗?可以说,教育只是在增添某些书本知识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而从整体上看,教育实际上可能延误和阻碍了很多学生的成熟。这种教育太可怕了!孩子们每天被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记住并落实大人对你的要求”,从来也没认真探究过“我究竟是谁”。这种教育,绝对是非主体性的,残缺不全的。
我说过,因材施教是一个伟大的教育思想,但自古以来多半流于空谈。科举是典型的一刀切和独木桥,是因材施教的直接对立物,而在现代革命时期,更是要求人们“干一行爱一行”(类似包办婚姻),谈不到个性化选择。总之我们几乎从来就没有了解个性化智能倾向的迫切需要,更不用说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了。在这方面,我们实际还处于启蒙阶段,家长教师对此都十分生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像您这样的情况,一是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历,自己反思,体察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二是可以请专家诊断一下,三是可以选几种似乎合适的工作,去试一试(火力侦察)。我想,有几年的时间,大概能有个眉目,则今后的生活就有谱了。
王晓春
2011年2月2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眼光要放远一点,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不要只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学历证书。如果孩子到了大学还不了解自己,还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就很可能稀里糊涂地过半辈子甚至一辈子,他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就高不了。这种前景,一定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如果我们自己没活明白,那我们起码要让孩子比我们强。对不对?所以,职业指导,是因材施教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方向。在本书中,这个内容是重点,我会告诉大家很多具体的办法来“侦察”孩子究竟未来适合在哪些行业工作。各位家长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找一个合适可心的终身伴侣吧?那就请您记住,职业问题一点也不比婚姻问题次要,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找错人生伴侣一样,是很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