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因为需要上网课,平时不给孩子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只能交给孩子,但怎么能确保孩子不趁机打游戏,成了家长们都需要攻克的难题。
陪伴、制定计划、每天检查作业,都是家长们试图把孩子从游戏的泥潭中拽出来的方法,也是家长们不得不做的功课。
苦恼
学习计划只坚持了一周
“孩子上网课,老师讲,学生就电脑前坐着,听没听都不知道,书是绝对不会打开的,笔和纸都没用过。”提起孩子的假期,晓雷妈妈一脸烦躁。
上五年级的晓雷放假半个月了,每天沉浸在平板电脑或者手机里,至少打4个小时游戏。为了陪着孩子,晓雷妈妈把手头工作尽可能地暂停、推迟,但是收效甚微。她软磨硬泡才劝着孩子上了几节机构的网课,但是晓雷坚决不肯做课后作业,学校的寒假作业也基本没做。
晓雷妈妈已经记不清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沉迷于游戏,“也许是一岁多看着爸爸玩手机;也许是不到三岁,就会拿着爸爸的手柄在电视上打单机游戏……”虽然晓雷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不错,但晓雷妈妈却很少能得到来自老师的正面反馈,“孩子纪律不好,几乎不完成作业,是班里的刺儿头。”
从晓雷上三年级开始,晓雷妈妈屡次“下狠手”,试图让孩子远离游戏。摔过两次平板电脑,断过三次网,最长一次的断网时间甚至将近两个月。“电脑没收以后,他就哭哭啼啼的制定学习计划,写好时间表,保证说一定照着做。第二天一定走样,第三天能坚持一半,过一个周,就完全没影了。”
晓雷妈妈熟悉了孩子的套路,却拿他没有办法,她做不到全天盯着孩子,也无法忽视孩子的心理对抗——最近一年多,每当母子间爆发激烈冲突时,晓雷就坐在窗户前,声称自己要跳楼,不敢孤注一掷的晓雷妈妈只能摁住自己的满腔怒火。
晓雷妈妈也在尽量丰富孩子的寒假生活,带着孩子去冰场滑冰,和他一起去球场打篮球,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又买了山地车、赛车等不同款式的3辆自行车,陪着孩子一起骑车锻炼,但收效甚微,“夏天带他去户外,他说草地有虫子;冬天出门,他又说脸被冻伤了;跟他一起出门骑车,骑着骑着他就加速自己溜了,偷偷摸摸地提前回去打游戏。”
前几天,晓雷妈妈再次把电脑中所有游戏都删除了,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误操作,把电脑里存储的晓雷小时候的照片也全部删除了,只好从之前各个网络空间里往回拷贝,在整理的过程中,晓雷妈妈突然崩溃,趴在电脑前痛哭失声,“我几乎已经不记得他曾经这么可爱过。”
挣扎
充值八千换来两天“弃游”
最近几个月,强强爸爸多次打电话向腾讯成长守护平台“举报”孩子长时间玩游戏,“每天不止两个小时”。而平台从后台信息里查到的信息更让他愤怒,强强一共拥有3个QQ号、1个微信号,这些账号都挂在成年人名下,有的账号一天在线时间就超过4个小时,“我是真气得睡不着觉啊,想起来就发抖。”
强强就读于一所区重点中学的实验班,曾经他也是父亲的骄傲。强强爸爸这几年也常在朋友圈里以“凡尔赛体“秀一下孩子的成绩。但是从去年开始,在家上网课的强强突然接触到了网络游戏,至此一发不可收拾,不仅作业不交,成绩也掉到了班级靠后,甚至为了打游戏而拒绝去上学。
“这个孩子,前十二年是来报恩的,最近几个月是来报仇的。”说起孩子的变化,强强爸爸差点儿掉了眼泪,“前几天我管他不让玩游戏,他离家出走,我跟他妈妈疯一样到处找他,他去网吧玩到半夜两点多才回家。这个游戏对孩子来说,真的是电子鸦片。”
强强爸爸也试图跟孩子沟通,“好好学习,将来会有更多非常快乐的事情可做。”强强只回怼父亲,“我挺快乐的”,还特别自信地宣称“我靠打游戏就能赚钱养活自己。”强强爸爸专门潜水到了这个游戏聊天室里,这才发现,强强不仅自己打游戏,上学期间还曾经花钱雇其他网友给自己打游戏,更多的时候,他都在游戏群里接单,帮别人代打,挣劳务费。“每次三五十块,帮别人通关刷等级。”
也是通过这些潜水,强强爸爸发现这些游戏的聊天室里,充满了不健康的内容,“屏幕上充斥着黄色、暴力的语言,好多小孩子在里面,这影响太坏了。”而游戏的设置也在鼓励孩子们多玩,“一旦有哪天没去打卡,没点开游戏,等级就往下掉,还都是团队作战,谁的等级掉了,就会被团队的人批评,孩子们哪能控制得住。”
强强就曾经把“团队还在等着我,我得赶紧升级”作为他每天要打游戏的理由,无可奈何的强强爸爸还往游戏账户里充了8000元,给他一下子提升了很多级别,以换来孩子同意暂时不打游戏。但这个效用只维持了两天,强强就改口了,“同伴们都嘲笑我花钱升级,能直接打上去才是本事,我得另外开个小号重打。”
“强强的好几个同学都掉进了游戏这个坑里,甚至见面聊天的时候,也会以自己拿到了什么级别作为互相炫耀的资本。”强强爸爸说,之前在他们全校全校的家长会上,校长找来了大量有关游戏伤害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的资料,讲了一个多小时,呼吁家长帮助孩子远离电子游戏,“把我都说哭了,救救孩子吧。孩子沉迷游戏,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强强爸爸也一直在努力,他多次打电话找到游戏公司,希望对方关停孩子的账户,加强人脸识别,但是效果不大,他也曾带孩子回老家,希望用生活水平的反差来教育孩子重视学习,同样收效甚微,甚至发现老家的孩子更加迷恋电子游戏,“电子游戏成了社会毒瘤,危害到我们的青少年,已经不是家长或者学校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了,真的需要更多部门关注了。至少应该对电子游戏进行分级管理吧!”
行动
“约法三章”赢得孩子配合
明明妈妈虽然也为孩子热衷于打游戏而苦恼,但觉得事情基本还在可控范围之内。而这个局面,明明妈妈觉得主要还是得益于孩子比较听话,“很庆幸,孩子的性格不是太极端,还比较好沟通。”
明明也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受同伴的影响,接触到了电子游戏。明明妈妈发觉后,也跟孩子经历了几次斗智斗勇。最初只允许孩子周末玩一、两个小时,后来规定,每周一到周五如果能在晚上八点半之前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就可以用节省下来的时间玩电子游戏,“之前至少磨蹭到九点,自打有了这个奖励措施,每次都能在八点之前做完了!“明明妈妈也是哭笑不得。
去年上半年,上网课期间,因为父母都必须上班,明明只能独立在家学习。明明妈妈在电脑上专门给明明开设了一个账户,用于孩子学习。她又和孩子反复沟通,在取得孩子的同意后,从网上买来了一个带锁的铁皮文件柜。每次出门上班前,都会当着孩子的面把平板电脑和手机锁进铁皮柜里,钥匙由她随身携带。孩子用家里的电脑上网课,她下班检查完孩子的作业后,才开箱取出来给明明玩一会儿。
“可能提前说好了,孩子基本都遵守了这个规定。”明明妈妈说,今年寒假期间,他们会继续这样管理孩子,“除了不能随便玩电子游戏之外,每天的时间如何安排,基本都是他自己规划。这样他自己有一点儿掌控感,也让他学会自己管理时间。”
正说
教会孩子管理时间
“父母就是应该利用假期,教会孩子们如何确定目标、管理时间。”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家校社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宗春山说,父母不希望孩子玩手机,就得想好让孩子玩什么。“跟孩子坐在一起,好好地商议假期规划,尽量双赢。”
宗春山提醒,不管什么样的规划,都要给孩子留出自由的活动时间,但这个时间必须是非手机时间。“有自由时间的孩子,会更有创造力。休息调整很重要,孩子也能从中学会如何管理时间、管理情绪。”
“孩子如果沉迷于游戏,一定是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也找不到学习的快乐,所以一碰到其他诱惑,就会被吸引走。”宗春山打比方说,有只狗把孩子追到了树上,家长不能只忙着让孩子下树,首先需要把狗赶开,“出现问题的本身,也是自我审视、自我觉察的机会,家长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寻找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尽量调动孩子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