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唯接受中国制造专访。
网易娱乐:《爱的奉献》诞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候整个社会的风气是怎么样的?是否对物质追求特别狂热?
韦唯:当时的社会对物质的追求还算不上狂热。在文革结束之后,大家都渴望能够不要再争斗、揭发、批判。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善、和谐,这也包括邻里关系、同事关系在内。
从这个歌曲产生的背景里,也能反映出一些东西,比如说那时候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小女孩因病需要换肾,但她家里的经济条件是无法做到的,于是她所在的整个学校开始捐助,但学校捐款数额毕竟很有限,消息传出后,社会上也开始为她捐助。
《爱的奉献》能够一下子传开,我当时也没想到。这首歌是适应整体社会需求的,也是那个时候的一种时尚。80年代末的那代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高于物质追求的,也正是大家对精神世界的需求,才促使了这首歌的产生与传播。反之,如果当时的状况是物欲横流的样子,这首歌就不会出现了。
网易娱乐:《爱的奉献》这首歌曲抒发的是对道德、内心的呼唤,是中国的一种古典的、传统的道德观。但其实你从小受到的就受到西方音乐影响,比如你小时候喜欢的瑞典音乐团体ABBA。这些会不会影响你对这首歌的理解和演绎呢?
韦唯:我确实是受过许多西方的教育,我学习唱歌时,学的是传统唱法,就是西方古典音乐里的女中音。但是我受到的传统教育也不少,我在10岁就把中国过去那些非常有名的“禁书”都看了,在14岁时候,我也学会了七律、五律、九律,而且我的繁体字写得也很漂亮,所以在我身上,中国的传统也是蛮多的。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同时影响了我,对我产生了冲击,而流行歌本身也是一种西方的外来产物。所以在演绎这首歌的时候,我就把上一代人和我们这一带人的感觉都融合到了这首歌里面。
网易娱乐:黄奇石老师和刘诗召老师是这首歌曲的创作者,他们有没有给你什么演唱上的建议?
韦唯:录制这首歌的时候,是当时的导演刘瑞琴来给我讲述关于演唱上的要领。
网易娱乐:在1989年大年三十的春晚,你演唱了这首歌曲《爱的奉献》。当时有那些细节是让你特别难忘的?当时的心情如何?
韦唯:难忘的细节有很多。我记得在春晚上,这首歌带出了一个关于聂卫平姐姐的故事,在她家工作的一个小保姆得了癌症,尽管她自己家里还有孩子需要人去看护,她却先去带这个小保姆去看病。当时我们排练了很多次,排练时,因为怕小保姆经过多次排练而在现场手足无措,是由鞠萍来代替小保姆。那次春晚主要突出的是这个故事,而不是我,所以镜头整个都是给的小保姆和聂卫平的姐姐。
在当时的晚会上唱这首歌,要唱得特别能感动人,但又不能唱得悲切,这个是大师的分水岭。在流泪的时候,心情不能是喜悦也不是悲痛,而是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动,要求一个20多岁的人按大师的水平来演唱,是很难的。所以尽管入选春晚是很不容易的,但我当时也没有觉得特别荣幸,一方面我还是想唱一些特别自我的流行歌,另一面我也觉得这首歌很难把握,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我没想到的是,这首歌在那天晚上让那么多人感动,给了那么多人感动,这首歌在后来对我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
网易娱乐:我们知道,你非常热衷于慈善事业。1998年时,你出席了一场在人民大会堂为长江水灾灾民所举行的募款的慈善晚会上,就献唱过《爱的奉献》。是否可以说,这首歌对于你有一种特别的意义,也促成了你在之后的一种行为的标准?
韦唯:可以说,我是跟着《爱的奉献》这首歌一起成长的。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我只是想,这是一首呼唤社会责任的歌,但为什么总让我去承担这个社会责任?当你一旦承担了之后,这首歌就对你提出了要求,大家和公众也对你提出了要求,我也曾经因此苦恼过,毕竟我也是一个跟大家一样的人,而不是上帝,不能拿出那么多的精力去爱、去给予,所以我也挣扎过,但在挣扎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坚强,而且也前所未有地意识到了爱真的是很重要,只要你相信这份爱,它的力量就是无穷无尽的。
(采访:马加 文 / 王然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