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10月20日报道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重大现实题材年度力作《天河》,将于11月登上大银幕,力争在南水北调中期工程正式通水之际与观众见面。该片以事关国计民生的南水北调伟大工程为故事主线,网罗了李幼斌、俞飞鸿、段奕宏、王若心、高明、赵有亮、林妙可等老中青三代影坛精英倾情出演。充沛动人的情感和生动鲜活的细节,让电影《天河》在厚重中又不失清新,成为献礼片中与众不同的一面旗帜。“在南水北调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把它们展现出来是每一个电影工作者的责任,”作为本片编剧,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表示,“《天河》会带给观众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好故事’。”
立意高远 展调水工程全貌
电影《天河》由黄宏亲自编剧,八一厂著名导演宁海强和沈东联合执导。这两位曾分别执导过《歼十出击》、《飞天》、《时光恋人》等优秀影片的导演此次联手,对故事打磨的要求更高,也更加细致。影片以水利工程师董望川为切入点,用全景式的视角展现了南水北调工程中从决策团队、一线工程建设者,到所有沿线移民的整体风貌。写实不失浪漫、轻松不失震撼、明快不失深沉的手法,亦让所有观众对这项伟大工程有了更为直观和真切的了解。
“拍摄一部主要表现水利工程的现实大片,对于擅长军事题材的八一厂来说,是一次极具创新性的创作,”黄宏厂长介绍,《天河》凝聚了厂内顶尖创作团队的集体智慧,“电影会用高远的情怀大手笔展示出整个工程的脉络。”
扎根时代 讲述“中国好故事”
《天河》的主人公董望川由实力影星李幼斌出演,而人气演员俞飞鸿和段奕宏则分别饰演董的妻子周晓丹和学生江浩。影片里,身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指挥的董望川与妻子周晓丹为工程各自忙于工作、聚少离多,原本稳固的感情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他最得力的助手兼学生江浩也在技术攻坚之时离他而去,跳槽到一家高薪企业。一边是国家大计、一边是亲朋情谊,背负巨大压力的董望川面对着空前艰难的选择,也由此引出了一段段感人泪下的精彩故事。
“《天河》和其他献礼性影片相比,更能够扎根现实。它的故事里有很多情感因素,人物也面对着纠结复杂的现实情况,所以更具真实感。”主演李幼斌称,电影《天河》正像习近平主席关于文艺创作讲话中提到的那样,是一部“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好故事”,电影中会包含工程沿线各地的风土人情元素,“一定能然观众看后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是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整个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中线工程从汉水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大事记
l 1952年
毛主席视察黄河,第一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l 1978年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
l 1996年
成立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委员共86人,另聘专家40余人参加专题审查工作。
l 2002年
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东线工程开工。
l 2003年
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中线工程开工。
l 2005年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利枢纽加高工程、穿黄工程开工建设。
l 2008年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建成通水,河北省岗南、黄壁庄两水库的水,经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抵达北京。
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l 2011年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黄河南段连线建设全面开工,标志着整个中线干线主体工程全部开工。
l 2012年
移民搬迁任务全部完成。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中心正式成立。
l 2013年
中线干线主体工程完工、工程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