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年轻气盛》:用绝美唱出极简的人生之歌_网易
返回首页
正文内容

《年轻气盛》:用绝美唱出极简的人生之歌


网易娱乐5月21日报道(钰清/文)2013年凭借《绝美之城》艳惊四座的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今年带着新作《年轻气盛》重返法国蔚蓝海岸。上映前的预告片本来让人对形如《绝美之城》翻版的新片有些兴趣索然,但堪称形式大师的索伦蒂诺终归没有让人失望,华美的视听,精致、情绪饱满并不空洞的形式符号,智慧的台词文本,有力支撑着导演要传达的思考。如何在时间的流逝中,看待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远近虚实,找回生活最本真简单的美,并摒弃繁杂找到最深层真切的觉知,是《年轻气盛》带个人们的一番感受与思考。

观影中不由得想到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同样聚焦于“时间”,同样雕刻着形式与符号,但与贾樟柯更重视社会大环境的眼光不同,索伦蒂诺的《年轻气盛》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个体”存在的鲜活,在情绪的酿造和抽象思考的具象化上也毫无疑问地更加大师。导演在上一部《绝美之城》中刻画了一位在空虚朽落的浮华中迷失、等待与寻找的作家,而在这部以“年轻”命名的新作里,主角换成了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音乐家弗雷德和电影导演米克。

两位老友住在阿尔卑斯山下的酒店里度假,相伴打算为未来而活,事实上却一直无法摆脱过去。米克带着年轻学生看风景时说,“当你年轻时,你看到的景象会显得很近,那是你在看未来;当你老去时,你眼中的风景开始变得很远,那就是过去的样子。”“过去”虽然很远却深刻地照进现在,就像当下永远也不能摆脱历史一样。背部刺着马克思头像的胖男人、扮演希特勒的演员、英国女王,这些历史符号戏谑地存在在影片中,就像作曲家的成名作、演员的代表角色一般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远去消失,反而更丰富地定义和影响着“现在”。看似很近的“未来”却从来不会真的到来,就像米克的制片人对他说她再也不做电影了,因为未来属于电视,确切地说,电视已经占据了现在;或者如弗雷德的女儿所说,他从来只知道音乐,却从来没有关注过生活——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交叠存在着“现在”,而以为自己一直在为未来而活的米克和弗雷德其实始终活在过去,并早被“现在”抛在了后头,他们以为很近的“未来”其实才遥不可及。

相较于《绝美之城》更为集中的线索,《年轻气盛》因为两个主要角色的存在而承载着更多思考,来来去去的各路角色也进一步加强了分散性。内涵上更为丰富却也因此略显凌乱。冲击心灵的情绪点很多却并没有一条足够清晰的主轴。视听上,《绝美之城》中让人窒息的美延续到了《年轻气盛》,并且越发登峰造极。视觉的美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继续为导演掌镜的意大利摄影师卢卡·毕格兹(Luca Bigazzi),精致的画面构图,平缓优雅的运镜,配合流畅的调度和干净的剪辑,加上感情充沛多元化的音乐,让观众在视听上收获了极大的享受。

尽管索伦蒂诺对符号和形式的塑造运用始终抽象,但这些符号形式背后却包含着扎实的情绪感受,而丰富华丽的形式感背后,却是导演希望表达的“极简”的真谛——就像音乐大师弗雷德在耄耋之年最爱聆听自然的声音,以及揉搓糖果包装纸倾听摩擦的嚓嚓声,而他和妻子一直渴望的,只是成为“简单的歌”。弗雷德最终接受了妻子无法再唱歌的事实,同意其他的女歌手演唱他曾经为妻子做的专属歌曲。他在时间长轴上迈出了一步,从“过去”走进了“现在”,而未来如何?大概如他的成名曲所唱,“我们永远无法控制生活。”若对遥远感到恐惧,就专注地看着爱人的眼睛。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