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作为一款覆盖桌游、端游、页游和手游四大场景的国民级游戏IP,《三国杀》早已从当初的“一摞卡片”成为了众多喜爱社交游戏玩家的首选对象。
随着ChinaJoy在上海举办,小编也有幸采访到游卡副总裁杜彬,让其与大家分享《三国杀》系列IP长盛不衰的奥秘。
Q:《三国杀》这个ip已经发展了13年,《三国杀》的呈现形式也经历了诸多变化,三国杀这一ip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A:“三国杀”这个IP之所以至今仍然能够保持活力,是因为游卡始终坚守三国文化IP不动摇,不断深耕挖潜“三国杀”IP价值,同时紧跟时代潮流,练就了优秀的文化解析力。所谓文化解析力,指的是在准确解析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坚持围绕文化去做游戏开发和推广拓展,让文化成为游戏的核心之一,成为游戏长线发展不可或缺的“脉搏”。以三国杀为例,游卡从传统三国文化中提炼出注重谋略的独特气质,并赋予三国杀策略卡牌的底色;
同时三国传统文化也赋予三国杀鲜明的忠义家国情怀为底色。而在游戏设计层面,三国传统文化的外显特征也深刻影响了三国杀游戏的武将技能设计、游戏整体美术设计(例:血条勾玉设计)、身份牌设计(主忠内反)、杀闪酒桃等基础规则设计及其迭代(例:根据三国人物经历研发PVE)等诸多方面。在IP联动和衍生方面,游卡也会选择与三国传统文化与游戏精神内核相契合的合作对象,保障IP价值不断增长。比如与国漫之光《魁拔》跨界联动,推出魁拔模式新玩法。邀请草原“萌叔”腾格尔献唱周年庆主题曲《傲视群雄》。
Q:《三国杀》是少有从线下发展到线上的策略品类游戏,您认为桌游版《三国杀》和线上版乐趣的差别主要在哪?(希望为用户结构等)
A:主要区别在玩法上,桌游版《三国杀》在玩法上更注重身份猜测,具有更强的社交属性。而线上《三国杀》系列游戏更注重游戏的竞技性,很多新玩法的身份反而一目了然,比如国战、PVE等玩法。
在用户结构上,从年龄构成来说,线上《三国杀》用户主力是18-28岁的年轻人群,占了近70%,线下的《三国杀》玩家年龄跨度很大,从小学生到40岁左右的人群均有覆盖;。
Q:我们看到了《三国杀》现在已经不单单局限于游戏当中,变得越来越开放,包括综艺,文创方面,能否介绍一下我们针对《三国杀》这一ip的在多元化方面还有哪些布局?
A:近期,三国杀正值周年庆,邀请“草原萌叔”腾格尔与2020年《说唱新世代》季军沙一汀联合献唱了周年庆主题曲《傲视群雄》。另外《三国杀》同名国漫作品也在紧锣密鼓地制作当中。
Q:《三国杀》在玩法上具有非常强的策略性,因此很适合赛事电竞侧的发展,我们在电竞化方面做了哪些举措?
A:从2016年游卡喊出“三国杀电竞元年”开始,游卡一直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三国杀》独有的电竞生态体系。一方面,我们将“王者之战”发展成了全球性卡牌赛事,还于今年开启了“百城千店”计划,在全国上百个城市招募上千家桌游店与游卡一起承办三国杀泛电竞赛事。参与的桌游店可以自由选择承办2021三国杀王者之战全国海选赛、店面级三国杀面杀赛事,还可以在游卡的帮助下培训线下三国杀正规裁判。经过选拔被游卡官方认可的店铺,游卡将免费颁发王者之战活动指定活动网点牌匾作为桌游店的“金字招牌”,还可以享受游卡官方的宣传资源,打开自己的知名度,并享受三国杀赛事的自主申办权、购买优惠物料、官方赛事优先合作等诸多特殊优惠。此外,我们还发起了“三国杀俱乐部联赛(SCL)“,迄今联赛已经发展了100多只《三国杀》俱乐部。而通过”游卡校园行“团队与全国500多家高校社团的合作,发起了”全国高校联赛“,将校园电竞纳入”三国杀电竞“生态范畴。
Q:从游戏故事背景角度考虑,国内玩家还是较为熟悉《三国杀》中的角色形象,那么在游戏出海过程中,国外玩家在文化的接受度上抱有什么态度?
A:因为三国杀系列游戏有鲜明的三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所以它在大中华圈内的海外市场,比如日韩、越南等细分市场,三国杀系列游戏还是很受认可的。比如,《三国杀名将传》曾在韩国市场获iOS下载榜第1的成绩;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均曾获得IOS畅销榜第1、Google Play畅销榜第2的成绩;中国澳门地区,曾获得Google Play畅销榜第1的成绩;在日本、越南市场,则iOS、Google Play双双登顶榜首。
Q:角色描述或者形象是否会在海外推广中进行本土化?
A:会的,《三国杀名将传》在登录日本时就对游戏的美术风格进行了本土化,更符合日本玩家的审美习惯。《三国杀名将传》威力加强版将在短期内登录港澳台地区,该游戏的美术风格也针对港澳台地区的玩家进行了优化。
Q:依托于《三国杀》这一ip我们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忠实用户,是否有计划针对中国的其他故事背景进行新ip的开发?
A:是的,游卡会继续大力研发具备鲜明文化IP背景的线上新游戏,中国神话文化IP背景的新游戏《代号:Y game》、山海经文化IP背景的新游戏《代号:S game》都已在紧锣密鼓地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