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用户纷纷表示随着互联网应用逐渐贴近生活,个人隐私也变得岌岌可危。当用户下载App后,需同意“用户使用协议”才能正常使用。随后,授权的数据会被软件开发者记录,并处于持续被收集状态,直至账号注销。从设备ID到手机号码,甚至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浏览行为等产生的所有数据,都可以被收集并存储,不法商家也为谋求精准狙击消费者诉求,利用数据收集“大做文章”。
以电商平台为例,用户在App里的自身的浏览、点击以及商品的曝光等数据信息都处于“裸奔”状态。即使收集到的个人信息,通常会被平台加密,并且以类代码的形式来代替明文进行记录,依照权限查看该权限范围内对应的信息,以避免个人数据泄露。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大多数消费者都曾深受其害,被迫接受多端推送及不同设备的购买价格差,也就是大家常提及的“大数据杀熟”,这些违法违规行为显而易见都是在个人隐私被泄露后通过大数据计算后得来的结果。
值得高兴的是,消费者未来的被动局面或将逆转。自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法规就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等违法行为进行了约束。其中,在大众最为关心的“大数据杀熟”层面,条例明确: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若违反该规定,将没收违法所得并进行追责;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主动删除个人信息,若不主动删除的,公民有权请求删除,即撤回权。但即使有法律维护个人权益,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也应当谨慎提供个人信息,要审查必要性,坚持非必要不提供原则和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方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