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白瀛、严瑜)作为国内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大潮中的后来者,北京卫视的《最美和声》第一季日前收官。其“和声”的“双人赛”形式,成为区别同类节目的特色,也引发了业内讨论:对于音乐选秀节目,专业化和大众化该何去何从?美誉度与收视率该如何兼得?“学员不红导师红”的现象该如何破解?
专业化还是大众化?
《最美和声》和很多同类节目的最大不同是强调“和声”:导师和学员一起唱,共同参加比赛,而不是一个人演唱后导师点评。节目的专业性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认为,和声这种音乐表现形式专业性很强,为学员和导师提供了表现能力的空间。
“在当下电视音乐节目趋向混搭的大潮中,《最美和声》选择了一条 纯粹 的路线,让歌手回归本位,用最好的声音、最好的歌曲吸引观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俞虹认为,《最美和声》真正做到了以音乐的纯粹来抓人眼球。
但是也有专家对这种专业性提出了不同意见。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关玲认为,音乐选秀节目一个重要的看点是导师们专业但易懂的点评,“观众需要点拨,但现在节目中没有太多呈现 和声 的专业知识,大众化程度不高,受众范围也不够。”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国涛也认为,《最美和声》在追求音乐专业性、纯粹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大众接受和传播的问题。“越专业、越纯粹也就意味着受众规模越小。和声在音乐表演中本来就扮演的是绿叶的角色,怎样表现是一个问题。”
美誉度和收视率如何兼得?
没有过多炒作,也不过度煽情,《最美和声》在今年第一季音乐选秀节目的“秀场”中显得颇为低调,由此获得了较高的社会美誉度,但同时,它也面临着收视率不高的窘境。
根据北京麦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最美和声》的社会美誉度位居2013年各类卫视大型音乐类综艺节目的榜首;在其主动发布的新闻中,多为与赛事赛制、导师专业性、选手成长故事相关的报道,没有八卦、绯闻、炒作和假新闻。
对此,俞虹认为,《最美和声》体现出对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的重视,较好地规避了选秀节目常有的负面炒作。关玲也认为,节目对“和声”元素的使用,体现出团队、配合等理念,这与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一致。
但也有专家指出,音乐选秀节目过于强调自身立场与态度,可能导致在宣传、社会化营销等方面放不开手脚。尹鸿说,《最美和声》在节目后期也确实出现了收视率没有渐入佳境、观众对学员关注度不高等问题。
“既然把美誉度放在第一,那收视率就只能放在第二了。”张国涛说。
文化评论人谭飞指出,《最美和声》整体显得太过周正,就像一本“没有毛边儿的书”,而观众有时看的正是那些“毛边”。他认为,在这个不缺声音但缺个性的时代,音乐选秀节目应该在歌路、造型、学员风格等方面呈现出更多“挑衅”的个性化因素。
“学员不红导师红”如何解?
随着日前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加强版限娱令”,《最美和声》第二季无疑将面临更为激烈的优中择优的竞争。
专家普遍认为,《最美和声》应该进一步突出学员特色、弱化导师功能,改变“学员不红导师红”的尴尬处境。
《最美和声》第一季中,导师“既是评委又是观众,既是老师又是选手”这一独特的“四重身份”定位,成为节目一大看点。但张国涛认为,这也让导师意外抢了学员的风头,因此第二季应适当削弱导师功能,加强对选手风格化的打造。
尹鸿也认为,音乐选秀节目不仅要在节目制作上下功夫,更应该提高学员本身对观众的粘合度。他建议,《最美和声》下一季的核心应是学员的演唱水平,要让更多学员因为他们的歌使观众心情激动、印象深刻。
(原标题:《最美和声》第一季收官解读:专业化与大众化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