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海发改委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马春雷表示到今年年底,省级收费站在长三角地区都要取消。此外,目前三省一市中门诊已有29个地级市1200家医院已经全部都联网,可以实现异地结算,原来仅是住院可以异地结算。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主持人:接下来进入第一轮圆桌对话讨论环节,我们聚焦一个话题,长三角一体化的远景目标和近景目标到底是什么?远景目标我个人感觉,有没有可能再过若干年之后,不再强调我是上海人,我是江苏人,而是大家都说我是长三角人?从近期来说,未来1年、3年或者5年,我希望各位嘉宾都能选一个时间节点,在你们的心目中,到哪个时间节点,长三角作为国家战略会带来一个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马春雷:
其实我就把自己看成“长三角人”。我是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办公室的主任,这个办公室有来自三省一市的同事,我们都把自己冠名为第一代“长三角人”。从愿景角度来说,我曾经思考过,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有这些比较形象的发展目标。
未来3-5年左右的时间,我们第一希望“规划一张图”,现在是各个地方自己干自己的规划,断头路就是这样造成的,我这边规划是农田,那边规划的是城市、工业区,路就不通了。
第二句话“交通一张网”,现在大路已经通了,比如上海和江浙高速公路都是通的,轨道交通在逐步接,高铁已经没有问题了,否则也出不去。但是等级越低的路或者新规划的轨道交通对接显得不够,现在正在做整体规划。
第三我自己把它叫做“环保一根线”,环保应该是一个标准,但是现在不同区域发展不同,这个地方是产业发展区,可能相对环保要求低一点,这边是水源保护地,对水质要求就非常高,排放标准就不一样,造成了上游要吃饭赚钱,下游要喝水等矛盾。
第四句话“市场一体化”,实事求是地说,现在市场分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有的地方、有的领域当中这个问题还是非常突出的。
第五句话“治理一个章”,在社会治理方面我们能不能统起来,比如我离自己的城镇、县城、政府很远,可能120、110出车都需要比较长时间,但隔一条马路另一个行政区域可能就有一个110的警务站。为什么这个站点不能派车到我这里来?现在就是不行。
还有就是“民生一卡通”,今后我们希望在这个区域中基本能够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现在比如轨道交通的扫码通行等交通问题已经在逐步解决,省级收费站长三角地区都要取消。医疗原来没有办法异地结算,现在上海和江浙皖走得最快,住院、门诊都可以异地结算,三省一市29个地级市1200家医院已经联网了,上海有在外地养老的,外地有来上海看病的,以后会更加方便。
最后一句话,“居民一家亲”,也就是大家来来往往很方便,隔一条河隔一条路,走走亲戚,享受一样公共服务的待遇,有什么问题你的政府也可以帮我解决。
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环保一根线,市场一体化,治理一个章,民生一卡通和居民一家亲,这是我对未来比较形象的愿景。
来之前我在网上征集了问题, 大家对于示范区期待很高,示范区究竟会在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实践过程当中发挥什么作用?
长三角非常大,长三角地区38.9万平方公里,欧洲没有一个国家超过38.9万平方公里的,那么大的区域当中如果要实现一体化制度创新是很难的。现在有的制度创新包括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投资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公共信用,这种一体化在大范围当中我认为可能一下子比较难以实现。我们能不能找一个小一点的地方,几百平方公里先试试。
我经常和兄弟省市同志开玩笑,就是几个镇嘛,加在一块也没有多少GDP总量,拿出来试,为国家贡献一点我们区域中的智慧可能比产生一点GDP对国家的贡献要大得多。目前大家都有这个共识,下礼拜我会和兄弟市的领导一起商量,怎么把方案做得更好一点,这种探索和创新就是要在示范区先行先试。
我们国家改革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先找一个地方试试,效果好了,成功了,再大面积推广,这就是先行先试、探索带路的作用。我们希望在这个区域当中尽快形成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成果,能够为我们国家的区域合作体现试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