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宏观新闻 > 正文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即将发布 多部委频繁发声透露什么信号?

0
分享至

(原标题: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即将发布,多部委频繁发声透露什么信号?)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即将公布。人口普查十年一次,这是2010年以来,国家再次展现人口家底。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10年前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面临的形势有变化,国家统计局说:“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近期各大部委纷纷就人口相关问题发声。这几个信息不容忽视:

1、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推动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

据悉,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编制“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近期多个部委都在进行相关调研。

4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老龄工作专题调研交流会。4月13日至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组织5个调研组赴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东、重庆、四川等10省(市)开展老龄工作专题调研。交流会上,5个调研组汇报了10省(市)老龄工作的进展成绩、典型经验和困难问题,并围绕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3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有关负责同志带队,会同民政部赴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开展养老托育服务专题调研。调研的目的是为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做好“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编制,推动地方“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制定。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特别是将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国家综合考虑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发展形势日益严峻,以及将给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深远影响和挑战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2、相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具体的改革方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2月2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具体的改革方案。

据人社部数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

同时还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阶段,这样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影响深远。

3、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日前在全国政协2021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是人口发展战略导向重大调整转折点,也是构建应对低生育水平下生育支持和家庭发展政策框架的关键阶段。

他建议,将积极应对高龄少子化确定为基本国策,制定与基本国策地位相适应的完备的法律法规,健全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生育、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体系。

就连央行的工作论文也关注人口问题了。

4月14日,央行官方微信发布一篇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 直指我国面临的人口严峻形势,应该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

文章指出,“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刚刚进行了调整,人口经济学专家蔡昉成为新一届委员之一。蔡昉长期在中国社科院从事研究工作,曾任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系列等。

蔡昉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我国老龄化与少子化同时出现,让中国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或在2025年达到人口峰值,即将再次面临人口结构的重要转折点。

去年底,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十四五”规划建议辅导读本》撰文表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

【专家观点】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延续低生育水平下人口增长递减的趋势,甚至有可能提前迎来人口的峰值和负增长。建议“十四五”应稳妥推进生育政策改革,尽快实现家庭自主生育。与此同时,也要推进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降低养育孩子的家庭成本,形成育儿友好型的社会环境,提高家庭生育意愿和养育子女的能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中国的人口政策到了改革的时候,这几年出生率的陡然下降甚至显示出某种急迫性,鉴于此,建议“十四五”期间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在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的同时,建议制定一揽子顶层设计,包括但不仅限于为青年夫妇生育创造条件,为青年夫妇减负,4岁至6岁学龄前教育实行普惠价格,全社会营造一个育儿友好型社会环境,建立人口预测报告制度,并建议将人口老龄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级别和地位予以升格。

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中国现在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非常之快,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威胁。目前,我国投资效率已经很低,人口如果负增长,基建效率会进一步降低,为此,应该以财政支出来补贴生育,覆盖从生育到幼儿、到教育一系列的补贴,这种财政支出是最有效的。生一个孩子可以带来二十年的需求,二十年后又是劳动力,回报率特别高。所以,降息、增支,生孩子,是当前最好的应对之策。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看桥本帆乃香发言就知道,孙颖莎还是太仁慈,10:0就不该让她1分

看桥本帆乃香发言就知道,孙颖莎还是太仁慈,10:0就不该让她1分

嘴炮体坛
2025-08-10 12:30:05
祖坟和父坟哪个先拜?孟婆一语让你明白,背后蕴含大智慧

祖坟和父坟哪个先拜?孟婆一语让你明白,背后蕴含大智慧

第四思维
2025-08-08 09:14:46
太丢人!内地游客在香港竟这样坐地铁...

太丢人!内地游客在香港竟这样坐地铁...

港港地
2025-08-11 12:10:25
金与正的婚姻决定震惊朝鲜内外: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张成泽!

金与正的婚姻决定震惊朝鲜内外: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张成泽!

阿校谈史
2025-07-23 16:33:19
《浪浪山小妖怪》为何让孩子快乐,让大人沉默

《浪浪山小妖怪》为何让孩子快乐,让大人沉默

澎湃新闻
2025-08-06 11:52:07
贝克汉姆家度假,儿子穿“尿布”,女儿被质疑太亲密

贝克汉姆家度假,儿子穿“尿布”,女儿被质疑太亲密

风趣环球笔记
2025-08-11 11:36:48
男子偷580斤西瓜全吃光,用小推车连偷4次!上海警方:已行拘

男子偷580斤西瓜全吃光,用小推车连偷4次!上海警方:已行拘

极目新闻
2025-08-11 08:32:26
难怪赵露思要解约,公司早就找好替代品了,嘴巴鼻子简直一模一样

难怪赵露思要解约,公司早就找好替代品了,嘴巴鼻子简直一模一样

说说史事
2025-08-04 20:49:51
姜文全家出席女儿婚礼,46岁周韵穿长裙笑容灿烂,两儿子高大帅气

姜文全家出席女儿婚礼,46岁周韵穿长裙笑容灿烂,两儿子高大帅气

开开森森
2025-08-11 10:29:27
台海之战,我军可能面临一个大麻烦:打不掉台军的指挥系统

台海之战,我军可能面临一个大麻烦:打不掉台军的指挥系统

混沌录
2025-07-12 18:40:07
1人死亡!北京某新建幼儿园突发事故!

1人死亡!北京某新建幼儿园突发事故!

新丰台
2025-08-10 23:46:00
陈幸同:取胜关键在于落后时没有被击垮,半决赛希望奉献精彩比赛

陈幸同:取胜关键在于落后时没有被击垮,半决赛希望奉献精彩比赛

直播吧
2025-08-10 19:56:08
16400亿天价订单终结!中国手撕钢禁令反制欧美,连德国都想来偷

16400亿天价订单终结!中国手撕钢禁令反制欧美,连德国都想来偷

小笛科技
2025-08-08 19:02:57
1962年,毛主席突然问溥仪:传国玉玺在哪里?溥仪回答引起众人鼎沸

1962年,毛主席突然问溥仪:传国玉玺在哪里?溥仪回答引起众人鼎沸

纪实文录
2025-07-14 10:27:57
坐在我斜后方的同事去世了,40岁

坐在我斜后方的同事去世了,40岁

蚂蚁大喇叭
2025-07-29 21:06:35
保洁阿姨“麒麟臂”一夜爆红,比教练都大?!

保洁阿姨“麒麟臂”一夜爆红,比教练都大?!

健身迷
2025-08-04 14:00:16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

小米汽车又出两张王牌!雷军闷声干大事!

大佬灼见
2025-08-10 09:39:38
男子约16岁女孩酒店开房,欲发生关系,女方喊疼,男子停动作离开

男子约16岁女孩酒店开房,欲发生关系,女方喊疼,男子停动作离开

百态人间
2025-08-08 16:21:01
高三男生被霸凌进医院,父亲却拒绝立案,次日校外停了8台公务车

高三男生被霸凌进医院,父亲却拒绝立案,次日校外停了8台公务车

红豆讲堂
2025-08-06 18:35:03
30岁女子洗澡时摸到颈部肿大淋巴结确诊肺癌后选择轻生,丈夫无奈:我们本来要二胎

30岁女子洗澡时摸到颈部肿大淋巴结确诊肺癌后选择轻生,丈夫无奈:我们本来要二胎

消化石医生
2025-07-29 21:15:07
2025-08-11 12:55:00

财经要闻

“任性”的百果园,被现实教育

头条要闻

男子发12字评论被拘 时任县委书记、公安局长已被查

体育要闻

吉迪库明加互换?要不吉迪库明加联手?

娱乐要闻

单飞8年后 王源终究走上陈志朋的老路

科技要闻

英伟达对华出口H20获批 15%收入需上交美国

汽车要闻

综合续航超1500km 智己LS9续航信息曝光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本地
家居
公开课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天津|让盛唐的荣华,在蚕丝铜丝间复活

家居要闻

现代温馨 灰咖营造现代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