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皓元 陈俊宏
理想汽车今日登陆港交所,早盘理想汽车平开,报118港元,最新市值2421.18亿港元。随后的交易中理想汽车跌破发行价,目前跌0.85%,报117港元。距离登录纳斯达克不到一年,理想汽车回港上市,这也是继小鹏汽车实现两地上市后,第二家两地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然而相比小鹏,理想汽车可谓是“带病”上市,除业绩持续亏损、车型单一等自身痛点并未解决外,对于老车主等集中起诉,理想汽车也拒绝做出回应。未来面对疯狂扩张的特斯拉国产车,理想汽车将靠什么撑起市值并顺利突围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理想汽车二次上市
理想汽车(Li.US)日前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于2021年8月12日在港交所上市,共发行股票1亿股,其中公开发售约1千万股,香港IPO发行价定为118港元/股,发售价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份约30.36美元。
根据公告,理想汽车自全球发售获得的所得款项总额(未扣除包销佣金及发售开支)预计约为118亿港元(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
此外,公司已向国际承销商授出超额配股权,可按国际发售价发行最多合共1500万股A类普通股,预计2021年8月12日开始在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股份代号为2015。截止申购截止,理想汽车公开招股部分融资认购额为34.71亿港元,融资认购倍数2.31倍。
而一个月前刚刚登陆港股的小鹏汽车,融资认购倍数达到14.73倍,总融资额高达14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16.52亿元。虽然同是美股到港股,理想与小鹏仍有很大差距。
另外,理想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其可能有在美股强制退市风险。去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颁布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外国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经过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简称PCAOB)的审查。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接受会计底稿审查还是重大信息披露,都会涉及存在重要数据、个人信息的泄露的可能性,毕竟理想手握大量国内车主信息及国内交通道路等重要信息。而其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若中国监管部门不予批准,理想将无法接受PCAOB审查。比理想先一步登录美股的小鹏在其招股书中同样提到了提到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引发的退市风险提示。
深陷亏损 资金紧张
理想招股书显示,2019年和2020年,其汽车分别实现营收2.844亿元和95亿元,其2018年至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15亿元、24亿元、1.52亿元,截止2021年Q2已累计净亏损44.83亿元,而2021年Q1的亏损扩大到了3.6亿元,是去年同期亏损的4.7倍。
对此,理想在招股书中指出,2018-2019年亏损主要由于2019年12月开始进行汽车交付并产生收入,而在整个期间为推出首款车型产生了开支,2020-2021Q1亏损主要系研发的投入和自动驾驶方案的投资所致,另外还受自建工厂和大幅增长的营销支出拖累。
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1年Q1,研发费用共合计支出达35.77亿元,理想汽车预计,今年亏损额度还会持续增大,根据其规划,今年还要在新车型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上继续投入,另外生产线、销售和服务网络也将扩大。
其中,2021年一季度,理想的营销开支为5.1亿元,同比增长277.7%,蔚来和小鹏的营销开支分别为12.0亿元和26.2亿元,相比下虽不多,但要追赶前两者抢占市场未来开支还会持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增幅并不稳定。据招股书显示,销售毛利率从2020年Q1的8.0%翻番提升至2020年Q3的19.8%,销售净利率却显示2021年Q1由之前的2.6%退步为亏损10.1%,由此可见其变现空间不够稳定,上市后单一车型收益可能给理想带来回报带动现金流,也可能因不确定因素导致资金断裂。
现金流方面,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其现金流为31亿元人民币,虽然亏损致使融资压力攀升,但其流动资产总额的涨幅在2021年呈现下滑的态势,从52.5%降至3.0%。截止2021年7月20日,理想的现金储备为303.6亿元,相较于蔚来的475亿元与小鹏的362亿元仍有差距。
有分析指出,理想汽车急于二次上市也是为了募集更多资金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理想汽车的创始人、CEO李想曾对外界表示,理想不介意任何一种方式的融资,包括二级市场、银行贷款和发债等,“钱当然是多多益善。”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也在今天的上市专访会中表示,去年美股上市后就启动了港股上市计划,主要是为了吸引亚太地区及中国本土的投资者,目前,两款车型分别需要投入25亿左右的资金,需求较大。
舆情持续发酵 老车主集中起诉理想
除了资金方面的种种问题,理想近几年也正面临着口碑质疑。
据网易财经此前报道,2020年理想因“断轴事件”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据媒体报道,截止2020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计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一共97起,其中有10起发生了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的情况。
起初,理想汽车公开否认“断轴”是产品缺陷所致,并以“升级”为解决方案拒绝召回,在媒体舆论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文后,理想汽车发布召回公告,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6月1日的理想ONE电动汽车,共计10469辆。这对2020年一共才交付32624辆新车的理想汽车来说,可谓打击重大。
然而真正引爆外界的,是今年理想汽车新车发布后爆发的老车主集中维权。
今年5月25日,2021款理想ONE正式上市,售价为33.8万元。 新车进行了多项升级,并且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软硬件提升巨大。理想官方对新款车型也很有信心,提出了9月份销量破万的目标。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款理想ONE的突然到来,却彻底激怒了最近几个月刚提车的理想老车主。据老车主表述:理想汽车的销售向他们隐瞒了新款理想ONE到来的信息,但是自己提完车后,新款车型立马上市,导致自己的新车价值大幅缩水。
在网上传出的名为“理想one 2020款湖北省3-5月准车主权益维护书”显示, 理想老车主在3-5月购买理想one2020款前多次与理想汽车店面销售或经理确认,得到的答复是2022年前绝对不会有新款或改款车型上市,即使2022年以后有新款车型上市,现购买的车型也能实现软硬件升级。
维权书声称,理想汽车这种做法实为欺诈消费者,目的是让消费者原价购买其老款车型,原价清理已产生的2020款理想one车型。维权书还提到,虽然理想汽车在强调后期升级让2020款车型同步到最新技术,实际上理想one2021款大多数关键有技术含量的升级项,2020款均无法实现现有软硬件升级。维权书认为,理想汽车该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侵害消费者权益实现厂家的利益最大化。
随后全国多地爆发了理想老车主在车身上拉横幅,并表示将集中起诉理想汽车。而对于老车主的集中起诉,理想汽车方面拒绝向网易财经做出回应。
然后在老车主维权门还未结束,今年7月理想ONE“水银门”事件再次闹得满城风雨,一位理想ONE车主在理想APP发帖,称4月份提回来的理想ONE座椅出现了水银,并辅以图片和视频为证。该用户称,发现水银后联系了理想汽车的交付中心,一同将座椅拆开,并全程录像,座椅内部存在水银。
事后理想曾因回复用词过激造成舆论风波,最后经双方同经专业机构检测后,确认座椅上的物质含有水银。理想汽车及创始人李想再发微博,强调理想ONE制造交付过程中全程未使用到汞。
上述事件或许并未影响理想汽车的销售。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在7月份共交付8,589辆理想ONE,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八千辆,同比2020年7月增长251.3%,环比2021年6月增长11.4%。2021年前七个月,理想汽车的累计交付量达到38,743辆。
对此,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在今天的上市会专访中表示,今年7月交付量破8000说明了理想汽车产品力被用户认可,按照预期目标今年9月将有信心实现破万。
据他披露,未来理想汽车将开始研发推出纯电车型,沈亚楠指出,理想将致力于研发400KW的充电技术,此次募资的资金部分将用于该项目研发。关于增程和纯电的比例未来将是双轮驱动并重发展。
分析指出,理想汽车急于入局纯动车领域,主要是由于其核心产品为增程式,而明年将上市的新车型依旧属于增程式,这种油电混合的车型正面临政策风险。“2019年起,插电式混动车(含增程式)的补贴金额从1万元/台直线下降为0.85万元/台,退坡幅度达15%,2020年补贴幅度进一步下调,为0.68万元/台,降幅达到20%。同时,增程式车在北京挂牌需摇号、上海已停止向此车型发绿牌,理想汽车的发展空间被掣肘,新能源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其新的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