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连平(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9月信贷和社融数据超预期,首先反映了需求有所改善。今年上半年整个信贷投放速度明显放缓,规模也相对有限。出现这种状况主要不是银行体系惜贷,政策对银行体系投放信贷有很多积极的推动,银行是愿意贷款的,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需求不足。9月信贷数据回升,反映了实体经济需求出现回升,有所改善。
9月的制造业PMI的数据也上升了0.7个百分点,达到了50.1,到了荣枯线以上,这也反映了实体经济尤其是企业部门的信心有较为明显的恢复,这就对经济活动带来了推动,因此信贷的需求也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当然,也和疫情比二季度得到更好的控制有关系,再加上天气原因,今年的高温时间较长,对各种经济活动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到9月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还有一点,银行体系还有一个季节性因素的影响,通常是在季末、半年末和年末,信贷增长的速度会更快一点,因为这个阶段往往是考核时期。考核的时候是需要有比较好的数据的,数据表现较好就会达到考核的要求。
当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速比较亮眼,比去年同期多增6540亿元。这个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制造业方面的投资有密切联系。三季度以来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在持续下滑,基本为负,且负值在进一步扩大。但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在不断向上。另外,制造业投资在8月的增速已达到了两位数,也就是10%,这两方面的投资增速目前都处在较高水平上,而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增速还在持续走高,因为它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推动,以及财政资源的支持,规模都比较大。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中长期信贷状况改善,主要和这两方面需求快速回升有很大关系。我们也知道,基础设施建设通常都是时间比较长的一些项目,少则二三年,长的可能有五到十年。制造业投资往往也是中长期较多,短期资金的需求通常通过银行的短期信贷、票据融资还有其他一些渠道的融资得到解决,中长期的信贷是和制造业领域中企业中长期投资密切有关。所以目前这种状况,反映了基建投资增速的加快,和制造业投资依然保持较高增速的实际情况。
9月居民贷款增速依旧比较低迷。我们知道没有销售肯定就不会有房贷,因为销售签了协议房贷才会投入,银行才会出借按揭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对居民个人贷款,其中主要是中长期住房贷款,伴随着销售的清淡肯定也是比较清淡的。当然有些交易还在继续,一些刚需、改善性需求还是有,但总体处在非常淡的状态之中。
但我们也注意到,9月和8月相比,从数据环比来看稍稍有所改善,收缩程度减弱了,出现了一点回升,幅度比较小,目前还不能完全确认9月一定比8月出现了拐点。如果到了10月,这个数据继续出现回升,那可以确认这个时间是一个拐点。现在看来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还有一点值得考虑,9月以来成交状况相比8月确实有所改善,10月之后有可能会进一步改善。所以9月比8月出现小幅度回升的环比现象如果持续下去,那可能意味着在第四季度,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出现企稳。
稳增长依旧为主要政策目标
CPI和PPI目前运行的状况和过去一段时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剪刀差的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食品价格的影响是持续存在的,但是它的影响有所减弱。比如猪肉价格的波动,在过去一段时间对整个CPI的上行和下行影响比较大。从最近的情况来看,猪肉价格出现了一个周期性逐步向上的过程,只是在9月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市场进行了一些调控,也影响了与之相关的预期。 结果我们看到CPI没有破3%,在2.8%。但事实上这方面的压力还是存在的。
另一方面就是能源价格的影响,我们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的能源也达到了一定规模,但中国好在煤炭是目前为止能源的主角,煤炭价格相比石油和天然气要稳定一些,因此影响相对不大。从CPI的角度去看,扣除食品和能源,核心CPI目前的状况总体是平稳的,而且还有所下降。比如最近两个月的核心CPI环比都是0,这个状况就说明整个物价基本方面来看,扣除食品和能源这两方面波动比较大的价格来看,其他一些商品的价格还是比较平稳的,核心CPI反映的通胀压力还相对比较有限。
这中间有关服务业的价格这个月还有所下降,从另一角度反映了目前经济复苏还比较弱,需求是回升的,但回升的力度比较有限。如果需求比较旺盛,经济增长大幅度反弹,这种情况出现的话往往核心CPI会出现一个逐步向上的态势。2021年疫情冲击之后经济得到恢复,那时核心CPI就是逐步向上的。所以目前核心CPI的状况反映的是经济复苏相对偏弱。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运行的周期和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周期不同,我们在受到疫情冲击后经济出现反弹,目前进入一个新的过程,下行压力依然不小。最近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上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推动经济走向复苏,从二季度勉强为正的经济增长,在三季度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但目前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依然不小,国际上有一系列不利因素,比如成本推高的因素,输入性通胀的因素,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是不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接下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是要以稳增长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比如财政政策接下来肯定还是积极的,预计到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依然还会保持,而且它的力度不会比2022年更弱。无论是预算赤字、发行国债各方面,都不会少于2022年。
2023年的货币政策还会继续以稳健基调作为非常重要的平衡点,同时又要进行必要的逆周期和跨周期的调节。货币政策在未来宽松的空间还是有的,但是我们可能还是需要把握好空间使用的效率,在什么时候释放空间和释放多少空间,这在接下来很关键。
最近主要发达国家是处在通胀高烧不退的状况,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美联储已经进行了五次加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已经推高了300个基点,接下来可能还会提升150个基点,这种状况必然会对世界经济运行产生下行的压力。目前通胀是它要应对的一个主要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在2023年,经济下行和可能出现的衰退,会成为政策实施的主要目标。
这种状况和我们正好相反,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继续下行的状况,我们的问题不是通货膨胀,但是到了明年,全球经济的运行有可能会出现主要的一些经济体经济衰退的状况,这时候又会给我们带来进一步的压力。因此对明年的货币政策来说,我们目前可能还需要留足货币政策实施的空间。当前来看如果持续大幅度的下调,到了明年全球经济受到冲击,世界经济受到衰退的威胁,那中国经济明年的货币政策又当如何?
所以我们目前的货币政策,比如准备金需要留足一定的空间,需要的时候,比如在明年受到很大冲击的情况下,准备金率较大幅度的下调肯定是必然的。利率经过多次调整,不断降低。这一轮我们的利率没有像美联储利率出现了调低之后又大幅度向上,现在正在继续向上,有可能到明年年初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会达到4.5%到5%的水平,遇到经济衰退冲击的时候,它可以快速地把它的利率水平往下调。
而我们两年多来一直处在继续降息的过程中,幅度并不大,还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留在明年,当经济受到世界经济衰退这种大幅度冲击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降息。如果现在把降息的空间都用完了,那明年遇到重大冲击怎么办?所以在货币政策方面是需要加以认真考量的,在利率进一步下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留足政策的空间。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货币政策持续上升的调整,在已经较松的情况下,进一步向松调整,对汇率的影响和压力较大一些。今年以来人民币出现了两轮贬值,这种贬值毫无疑问是由于经济运行中遇到了外部的压力,比如美元持续加息、美元持续走强,对人民币带来了贬值的压力。另一方面,其他经济体在美元加息美元走强的情况下,它们也加息也走强,但我们没有这样做,这就使得中美之间的利差出现了明显的倒挂,而且这个利差还在进一步的扩大。
这种利差的存在,对这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产生的影响是比较直接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受到贬值的压力。持续大幅度的贬值对中国的经济坏处较多,在局部有一定的好处。但总体来说,它带来的风险和压力是我们更需要加以关注的。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在稳健的基调下比较稳定,我想这是一个大的格局,应该不会改变。
如果明年世界经济衰退风险确实越来越大,那明年依然还存在着货币政策进一步向松调整的需要,但是这个空间总的来说比较有限。货币政策的主要方向依然还是稳增长和防控风险。
预计4季度GDP增速会在4.5%左右
目前3季度的经济总体走势是逐步走向复苏。二季度GDP增速只有0.4%,勉强为正,3季度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我们认为可能在4%左右。
随着投资,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房地产投资负值的状态可能会在四季度有所改善,也就是说,负值是肯定的,但是负值的程度会有所收缩,这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发挥更为明显的作用。
消费会在四季度进一步趋向复苏。只是疫情在四季度的反复,会不会给消费带来一些新的阻力,这个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如果疫情状况好一些,持续朝着恢复和更加有效可控的情况发展,这时整个消费增长的速度就会明显反弹。
出口虽然会受到外部的压力,但基本上还能保持平稳的运行,增长速度比之前要来得低,但不会出现失速的状况。所以从需求的三个方面综合来看,经济增长在四季度进一步恢复还是有比较大的可能性。
我预计,四季度GDP的增速大概会在4.5%左右,如果疫情冲击相对更小,四季度的增速还会再高一些。明年外部经济的运行如果像我们预期的那样,一些主要的经济体,比如欧洲可能在四季度明显陷入衰退,美国也会被拖累,不排除会有一到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负增长的状况,那全球经济都会受到影响。
明年是需要高度关注世界经济风险的一年,这时就需要我们加大力度推动内需的发展,以内需作为稳增长的主要动力。
网易财经智库(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财经智库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驾微信公号 看这里看不到的内容
关注官方视频号C位观察Insight,看书本上学不到的新鲜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