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向松祚(深圳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
60s要点速读:
1、我从来不建议年轻人买房,因为没有必要。你背负巨大的房贷压力,生活得非常沉重,严重影响你的事业。中国人好像非得买个房才能结婚生孩子,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2、我完全反对年轻人求稳。有的人喜欢进国有企业,我对这一点是感到非常遗憾的。一个人在十几二十几岁的时候一定是有理想的,这是他的天性,生命的本质就是这样。
3、我们今天胡说八道、信口开河的专家太多了,老百姓对这些人没有任何的信任,这是很正常的。今天所谓的专家、教授、博士,更不用说大师,本来是很受人尊敬的称呼,现在基本全部都糟蹋掉了。
正文:
不一定非得买房才能结婚生子
房地产的价格下降,对中国长远发展是一件大好事。人们不再指望靠这种虚拟的泡沫过日子,人们开始踏踏实实地做一点应该做的事情。过去房地产火爆的时候,不只是房地产行业搞房地产,是全国都在搞房地产,老百姓买房子,很多企业也是投资房地产,这是不行的。
房地产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尊重市场,让市场自己出清,该破产破产、该下降下降。我从来不建议年轻人买房,因为没有必要。年轻人如果背负巨大的房贷压力,生活得非常沉重,会严重影响事业,年轻人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正是做事业、规划人生的时候,那么早就成了一个房奴,是很可悲的。
其实租房住很好,欧洲、美国年轻人都是租房的。德国的经济那么好,40%的人都是租房住,租房住有什么不好呢?非常灵活,年轻人不用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中国人好像非得买个房才能结婚生孩子,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为什么要买个房,租个房就不能结婚生孩子了吗?现在租房市场相较于之前已经更规范了,配套服务都非常好,我从不主张年轻人花钱买房。
当下中国经济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激活内需,内需就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消费者的需求,一个是民营企业的投资。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活,它自然会多雇人,会增加投资、增加就业,增加就业就有收入,有收入大家就有消费。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的贡献是“56789”,即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这里面最核心的是真正把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落到实处,喊口号不行。第一,保护私有产权,保护民营企业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第二,政府对民营企业,包括对所有的企业要给予充分的自主空间。
完全反对年轻人求稳,“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我们的教育太同质化。北大、清华培养的人和地方大学培养的人都差不多,他们教的东西没有什么两样,中国的教育没有什么特色,都是教育部统一教材,无非就是清华北大名气大一点。这当然也不能怪年轻人,其实很多年轻人愿意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但是没有教的地方,都是一刀切,所以我们的教育也是有问题的,要因材施教。不是说每个人都读四年本科,都学一样的东西,这样做没有用。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死读书的,也并不是说死读书为的就是康庄大道。总体来讲,中国人对人生目标的价值观太单一化。我们总觉得孩子要上清华、北大,至少上个985才有希望,所以都玩命考试,小孩子也挺可怜,很多小孩子到高中都是弓背弯腰戴着眼镜。
我依然反对单一的价值取向。因为不是人人都会读书,有些人就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不一定意味着他没有才华,他的才华可能在另一个方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一个社会要多元化,价值观要多元化、目标要多元化、教育要多元化,这样人才才能够多元。
我完全反对年轻人求稳。有的人喜欢进国有企业,我对这一点是感到非常遗憾的。我在中国农业银行做首席经济学家的时候,我们的战略部、研究部几十个博士,大多数在那里都是浪费。因为进到这种大机构大企业,很多年轻人可能十年都没什么事做,就是按部就班在那混。运气好的未来能升职,运气不好的就没有任何希望。
一个人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时候一定是有理想的,这是他的天性,不是某个人灌输给他的理想。生命的本质就是这样的。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去张扬你的天性,不去努力地闯荡一下,那你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近日,颜宁在博士生推免面试时问了申请者们一个问题:“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充足的经费、完善的实验设备、大把的时间),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颜宁在微博上表示,20多位同学,没有一位的回答让自己眼前一亮。
对很多年轻人来讲,到企业中去锤炼学习,比去读研究生要重要得多。很多人读研究生都是在混日子,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读过几本书,三年时间就混过去了,他们可能在干一些别的无关紧要的事情,那为什么不去生活中锻炼?
现在胡说八道的专家太多了,老百姓不信任很正常
从长远来讲,为什么社会的戾气重?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是荒芜的,虽然表面很光鲜。当一个民族总是在折腾,总是不能安定下来做人本来应该做的事情,所有人的心态必然非常浮躁、恐慌、焦虑。没有多少人的内心有安宁,我想现在仍然是。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一下,一天24小时,你有几个小时内心是非常宁静的?
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人生到底应该怎么活,我们没有时间思考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追求的幸福是什么。看别人住了大别墅、开了豪车,大家心里总是不舒服,所谓的戾气就是羡慕嫉妒恨,羡慕嫉妒恨导致的结果就是互相伤害、幸灾乐祸。
我们今天胡说八道、信口开河的专家太多了,老百姓对这些人没有任何的信任,这是很正常的。今天所谓的专家、教授、博士,更不用说大师,本来是很受人尊敬的称呼,现在基本全部都被糟蹋掉了。因为首先公众对他们的期望,第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说真话,至少不要说违心的话。第二,确实对这个问题有研究,不是张口胡说。否则你怎么当教授,你怎么被称为专家呢?
老百姓没有任何信任,反过来就会觉得你们这些专家教授,生活得都不错,可能收入还挺高,你们还在那张口说瞎话,糊弄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就会对专家有一种愤怒,他巴不得你们这帮人倒霉,这就是所谓的戾气。
我相信人们从内心深处还是对真正有良知的科学家和学者有尊重的。每个人也有分辨的能力,只不过我们今天确实,讲假话、信口开河的人有点多,所以老百姓对整个高知、专家这些阶层已经没有什么信任了。一个社会的知识分子或者是一个社会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阶层,应该是引领社会发展,塑造社会的价值观,成为一种榜样。
网易财经智库(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财经智库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