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金公司一位94年女员工离世引发热议,有说跳楼的,也有说房贷的……各种传闻满天飞,该事件在社交媒体上瞬间引爆舆论。
对于女员工的离世,中金公司回应称,确实有一位女员工不幸离世,但并非网传的跳楼,且为自身原因。
虽然,中金女员工离世与降薪无关,但近年来,金融行业降薪传闻满天飞,今年更是层出不穷。近日,有报道称,建行总行将降薪10%,以及部分央企系公募基金公司年薪超300万基金经理启动退薪工作。
关于金融行业降薪,目前多数还无法证实,但从上市金融机构年报来看,降薪已成行业事实,部分头部券商开始降薪了,有银行不但降薪甚至“反向讨薪”。
这几年,基民亏损者比比皆是,像葛兰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一年亏掉基民几百亿,背后的基金公司管理费却一年都收几亿甚至几十亿。当基金经理没给投资者赚钱,他们还拿着千万的高薪,还时不时来个炫富和桃色新闻等狗血剧,这真的合理吗?
在降本增效和严监严管的背景下,银行、券商、基金也已开始过紧日子。不过,我们普通人也不必替金融从业者担心,金融高管们收入即使腰斩,也比我们好得多。
券商人均百万年薪已成过去式
从2023年券商年报来看,降薪已成行业事实,众多头部券商带头降薪。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在A股50家上市券商中,再无一家券商人均超过百万了。而进入2024年之后,降薪趋势似乎并无缓解迹象。
从数据统计来看,2023年有27家上市券商员工人均薪酬较2022年下降,有23家薪酬上涨。天风证券以14.77%降幅位居榜首,中金公司降幅为14.54%紧跟其后。此外,中原证券、东兴证券、国泰君安等降幅也都超过了10%。
50家上市券商中,券商“一哥”中信证券2023年的人均薪酬位居榜首,但不足80万元,为79.19万元,同比下滑5.3%,中金公司则位居第二,人均薪酬为70.04万元,2021年人均薪酬则为116.42万元,2023年相较于2021年减少了46.39万元,累计降幅为39.84%
2023年上市人均为46.71万元,其中员工人均薪酬超过50万元的有17家,除中金中信外,还包括国泰君安、申万宏源、华泰证券等。另有22家上市券商人均薪酬位于40万元--50万元范围内,包括海通证券、西南证券、招商证券等。
公募基金退薪传言再起
在券商降薪的同时,今年以来,基金圈退薪风波再起。据财联社报道,已有央企系公募加速推动退薪工作,要求自2022年起年收入超出标准的退薪,超过标准线的人群,以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为主,退薪分两步进行,6月28日前上交首笔退薪,8月中旬全部退款完成。
据了解,目前的公募圈达到300万元年收入主要分为三类人群:第一:公募基金副总及以上高管;第二、主抓投研的投资总监等;第三、管理规模较大的明星基金经理。
此外,据证券时报6月7日报道,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正面临来自证监系统、股东方、国家审计署的多轮检查。其中国家审计署已经于近期入驻了约12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进行为期数周的驻场审计检查,重点关注费用支出方向。
在严监管、限薪等成为基金行业大趋势背景下,不少基金经理却不管亏损的基民了,不少人开始卸任甚至出走。据证券时报,今年以来,公募行业人员流动明显加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显著攀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年内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达165人,创近9年来的同期最高水平。
虽然,薪酬改革、费率改革均已在基金业内启动,但在基民亏损基金公司却一直收取着高昂管理费,这实在是难以平息基民的怒火。
据统计,2023年公募基金共收取管理费用超1300亿元,管理费超过50亿元的基金公司共有4家。其中,易方达基金的管理费收入为92.7亿居榜首,排名第2至第4的是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管理费收入分别达66.5亿元、60.8亿元、54.6亿元。
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公募基金整体亏损4347.74亿元,如果加上2022年整年亏损的1.45万亿元,公募基金两年的合计亏损近1.9万亿元。2023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亏损达8900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亏损5725亿元,与2022年亏损超过1.1万亿元相比大幅改善。
据统计,明星基金经理葛兰在任的基金,2023年、2022年分别亏损-171.8亿元、-241.9亿元,均为当年亏损金额最高的基金经理,而这两年其基金分别收取了9.4亿、12亿的管理费,两年收取合计超21亿管理费。葛兰仅仅是这几年“造星运动”之一,易方达张坤、景顺长城刘彦春、广发刘格菘管……太多的明星基金经理已经跌落神坛。在A股,我们都应该虔诚,切记把时代赋予的红利当成自己的本事。
银行不但降薪还“反向追薪”
近日,一则关于建行总行降薪10%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消息显示,建设银行正在全面推进薪酬调整,不仅覆盖总行职能部门,还延伸至集团旗下的各子公司,且职级越高,降幅越大。有建行总行人士对媒体表示,其所在部门去年薪酬就已有所下降,据2023年财报,建行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小幅下降1.65%。
实际上,银行“降薪”的消息并非首次出现。今年5月,有媒体报道,平安银行绩效奖金出现不同程度的打折。
从2023年上市银行年报的数据来看,银行业薪酬调整的态势已十分明显,尤其在上市银行中表现突出。有20银行年度报酬总额出现下滑,多家股份制银行2023年薪酬总额下降幅度较为显著。
从数据统计来看,A股上市银行2023年人均薪酬均超过30万元,20银行年度报酬总额出现下滑,多家股份制银行2023年薪酬总额下降幅度较为显著。人均薪酬降幅最大的是上海银行,2023年人均薪酬下降超14%。2023年也有21家A股上市银行2023年人均薪酬同比上涨,涨幅在0.23%至9.43%之间。涨幅居前的三家银行为瑞丰银行、浦发银行、张家港行,涨幅分别为9.44%、9.33%、8.08%。
据财联社报道,银行降薪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和当前银行业绩不景气相关。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存贷利差,由于净息差收入持续降低,导致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二是为防范风险薪酬逐渐递延化,以避免因短期激励导致的冒险行为和不当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少当期收入。三是中央对于金融系统的定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多次强调要破除“金融精英论”,纠正对金融行业精英的过度崇拜和高薪待遇的错误观念,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除了降薪外,去年多家银行向员工“反向追薪”。招商银行2023年度追索扣回4415人绩效薪酬4329万元,2022年度追索扣回2876人绩效薪酬5824万元。2023年中国银行共计对205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金额合计2275万元。渤海银行于2023年追索扣回499人绩效薪酬2344万元,于2022年追索扣回370人绩效薪酬1760万元;哈尔滨银行于2023年追索扣回199人绩效薪酬470余万元;九江银行于2022年追索扣回16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