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舆论齐声批判
安倍晋三在“慰安妇”问题上的颠倒黑白的表态,招致了世界各国政府、民众和舆论的强烈反对。
韩国政府和民众均以坚决的态度回应安倍的言论。2007年3月3日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指出,任何对日军在二战期间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性奴隶一事表示怀疑的人都应“正视事实”。3月7日,民众在日本驻韩大使馆前举行示威,抗议安倍否认日本强征“慰安妇”的讲话,要求其正式道歉,并要求日本政府对“慰安妇”进行赔偿。韩国甚至表示,如果安倍对此不闻不问的话,韩国将联合有关国家组建共同调查团,要求日本以国家的名义向被强征为性奴隶的女性道歉并进行赔偿。
美国政府、国会和主要媒体此次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达到空前一致,那就是对自己的铁杆盟友毫不留情。3月2日,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在日本访问期间说,日军当年强征“慰安妇”应受谴责,这一问题必须在日本和相关国家间得到解决。2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凯西就安倍最新表态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他说,安倍道歉是积极的一步,但“我们当然希望看到日本继续采取这一立场,并用一种坦白和负责任的方式处理这一问题,即承认犯下了大量罪行”。美国国务院对日本强征“慰安妇”的行径表明如此强烈的立场尚属首次。
其他各国也出现持续的批评日本的浪潮。3月7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批评日本领导人“丧失了基本的良心和道德”,并认为这是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表现”。3月7日,来自澳大利亚、韩国和台湾的三名原日军随军“慰安妇”,在日本驻悉尼总领事馆前组织抗议集会,并向领事馆递交了要求日本政府正式谢罪并进行赔偿的文书。这是首次在澳大利亚举行的有原随军“慰安妇”出席的抗议集会。3月14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接受共同社等媒体的采访时,也针对“慰安妇”问题说,“为了不使悲剧重演,日本应该努力结束过去,向前发展”。菲律宾外交部于5日发表声明说,安倍言论与日本政府过去在此问题上的态度相互矛盾,菲政府敦促日本正确对待这一问题,要求日本政府遵守“河野谈话”。3月16日,荷兰外交大臣马克西姆·费尔哈亨直接打电话给日本驻荷兰大使小町恭士,称日本政府有关“未发现日军曾强征慰安妇的直接记述的答辩书”,令人感到不愉快,并要求日方对此作出解释。加拿大国会也在推动一项由华裔议员邹至蕙提出的决议案,要求日本政府对“慰安妇”进行道歉。德国《南德日报》3月28日也谴责说,安倍为挽回在内政方面的损失,公然否认了日本军队在亚洲迫害性奴隶的事实。
对安倍的否认,中国政府采取了克制的立场,但鲜明地表明了态度。3月6日,在全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李肇星外长指出,强征“慰安妇”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犯的严重罪行之一,日本政府应该承认历史事实。3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回答记者关于“慰安妇”问题时指出,日本强征“慰安妇”不容否认,这一问题涉及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以“慰安妇”问题为焦点的中日间历史问题,一直是困扰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症结所在。与其他中日间历史问题一样,“慰安妇”问题首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但另一方面,这更是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人权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下,“慰安妇”等历史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关乎中日两国关系的敏感话题,而是关乎妇女权益及其尊严的国际性人权议题。二战已经结束60多年,许多受害妇女年事已高,每年她们都在逐渐凋零、辞别人世。4月25日,南京最后一位“慰安妇”幸存者雷桂英去世,中国大陆的“慰安妇”幸存者只剩下45人,对“慰安妇”问题的解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与此同时,“慰安妇”等历史问题也已经成为日本无法甩掉的历史包袱。只有彻底解决在历史责任上的认识问题,日本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就在安倍就“慰安妇”问题连连低头道歉的同时,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连续对“慰安妇”、强制劳工案等做出败诉判决。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挑战恐怕不会是最后一次。亚洲国家乃至世界各国,都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摘自:《百年潮》 2007年第10期 作者:苏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