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正山小种红茶的重新崛起,为整个桐木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江元勋:没有绿水青山,哪来金山银山
东南网11月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邱汝泉 文/图)
一个村庄的传奇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乡村”“没有绿水青山,哪来金山银山”……在通往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关的路上,竖立着一块块巨幅标语。沿着盘山公路而入,一路上飞瀑流泉高挂,溪水清澈见底,恍若世外桃源。
桐木关位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最核心位置,其主要产茶区平均海拔1000米。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正山小种红茶独特的品质,其氨基酸含量高于一般水平,芳香物质丰富,富含锌、硒、钾等有益成分。
在桐木关,看到的是漫山的野茶园、古意盎然的老式茶作坊,闻到的是浸润在空气中的茶香,入口的是酵厚而火候各不相同的红茶。
“茶是有灵性的东西。一杯好茶,禀天地之精华,撷草木之芳润。”正山堂董事长江元勋说,这些年,正山堂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得益于以桐木关为中心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5平方公里的生态环境。
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是世界茶业史上最伟大的村庄之一,影响面最大的茶叶种类红茶的发源地。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制作茶或经营茶业。相传明末一支军队路过这里,士兵们睡在茶青上,等军队离开后,茶青已不同程度的发酵。村民们用当地的马尾松烘干后,将茶挑到集市出售。谁料,这种发酵红茶开始受到关注,并获得迅速的发展。
高山出好茶,人们将当地生产的红茶取名“正山小种”,而其他地区生产的红茶则称为“外山小种”,以示区别。正山,意为内山,也只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产的茶叶才可以保持其独有的内涵与味道,才是正宗的正山小种。
16世纪末17世纪初,正山小种传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自此,正山小种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成为世界名茶。
一个家族的传承
“正山小种红茶深受世人追捧,除了独特的加工工艺,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品质,而高品质的前提就是生态环境好。”江元勋说。
江元勋是土生土长的桐木人,出生于茶业世家,是正山小种第24代传人。
他的祖父江润梅,于上世纪40年代协助茶叶泰斗张天福创建崇安示范茶厂正山小种红茶基地,还与绍兴籍茶业专家、当代茶圣吴觉农是同事,两人为复兴正山小种红茶而奔走于福州、上海各地的外洋茶店十余年,往来甚密。
2001年,德国方面派出专家前来江元勋的茶厂实地考察,当他们看到桐木村高山峻岭郁郁葱葱,溪涧流水清冽见底,空气清新沁人肺腑,纷纷陶醉其中。专家们经过对环境以及茶厂的全面检测,最后确定“元正牌”正山小种红茶为有机茶,保护区内3000亩茶园为有机茶园,另有附近的1500亩为过渡茶园。16年来,正山堂连续获得德国BCS、日本JAS、美国NOP有机茶认证,是福建省最早也是最大的国际有机茶认证生产基地。
世代制茶,家族事业的传承,让江元勋对振兴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有一份深入骨髓的使命与责任。在他接手家族事业时,正山小种红茶已经历了几百年间的一轮沉浮兴衰,其生产与销售从兴盛走向一度萎靡,整个产业也不复当年的辉煌。
振兴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对于江元勋来说,不仅是增加企业与产业的经济效益的任务,更是再现家乡与祖辈光荣与梦想的使命。2005年,经过5年研制,以茶芽为原料,通过改良正山小种制作工艺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金骏眉惊艳问世。独一无二的武夷山生态圈,使得金骏眉的原料具有了稀有性,由此也开启了中国红茶的高端化革命。
一种理念的传播
1999年12月,武夷山列入世界“双世遗”之后,这个地处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部位的小山村,备受人们的关注。因为环境保护,桐木村的发展曾受到限制,这里古树参天但不能砍,开门见山但不能挖,动物成群但不能猎。现在,同样因为环境保护,桐木村富裕起来了。2014年,这个仅有390户人家的小山村,人均收入达1.4万多元,较10年前增收1万元,是武夷山市人均收入最高的村庄之一。
桐木村近三分之二的村民成为正山堂“公司+农户”模式的受益者。不仅如此。村民张兴贵说:“江元勋的正山茶业,带动地方茶农1500余户,解决1.2万余名茶农茶叶生计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地方茶业经济的发展。”
作为省人大代表,江元勋在2013年福建省两会期间,提出环境保护的提案。他说,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这些地方才能产出好茶。
几乎每年,江元勋都向人大会议提出加强生态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相关议案,并身体力行推动议案落到实处。江元勋常抽空到茶农家中拉家常,耐心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茶农对保护绿水青山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以往,村民随处倒垃圾现象普遍,造成对下游九曲溪的污染。江元勋投入资金,购置了垃圾车,在各自然村道路沿线增设200多个垃圾桶,免费提供给桐木村每家每户村民使用。
如今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干净整洁,每家每户门口都立着大号塑料垃圾桶,产生的生活垃圾也由正山堂“一条龙”服务,负责运到山下。正山堂在山道旁设立的巨型公益生态宣传牌,也在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村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而茶界泰斗张天福在这里立下的“世界红茶发源地”石碑,更成了村民的骄傲。
作者:林丽明 邱汝泉
江元勋:没有绿水青山,哪来金山银山
桐木村民上山采茶。
东南网11月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邱汝泉 文/图)
一个村庄的传奇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乡村”“没有绿水青山,哪来金山银山”……在通往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关的路上,竖立着一块块巨幅标语。沿着盘山公路而入,一路上飞瀑流泉高挂,溪水清澈见底,恍若世外桃源。
桐木关位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最核心位置,其主要产茶区平均海拔1000米。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正山小种红茶独特的品质,其氨基酸含量高于一般水平,芳香物质丰富,富含锌、硒、钾等有益成分。
在桐木关,看到的是漫山的野茶园、古意盎然的老式茶作坊,闻到的是浸润在空气中的茶香,入口的是酵厚而火候各不相同的红茶。
“茶是有灵性的东西。一杯好茶,禀天地之精华,撷草木之芳润。”正山堂董事长江元勋说,这些年,正山堂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得益于以桐木关为中心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5平方公里的生态环境。
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是世界茶业史上最伟大的村庄之一,影响面最大的茶叶种类红茶的发源地。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制作茶或经营茶业。相传明末一支军队路过这里,士兵们睡在茶青上,等军队离开后,茶青已不同程度的发酵。村民们用当地的马尾松烘干后,将茶挑到集市出售。谁料,这种发酵红茶开始受到关注,并获得迅速的发展。
高山出好茶,人们将当地生产的红茶取名“正山小种”,而其他地区生产的红茶则称为“外山小种”,以示区别。正山,意为内山,也只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产的茶叶才可以保持其独有的内涵与味道,才是正宗的正山小种。
16世纪末17世纪初,正山小种传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自此,正山小种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成为世界名茶。
一个家族的传承
“正山小种红茶深受世人追捧,除了独特的加工工艺,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品质,而高品质的前提就是生态环境好。”江元勋说。
江元勋是土生土长的桐木人,出生于茶业世家,是正山小种第24代传人。
他的祖父江润梅,于上世纪40年代协助茶叶泰斗张天福创建崇安示范茶厂正山小种红茶基地,还与绍兴籍茶业专家、当代茶圣吴觉农是同事,两人为复兴正山小种红茶而奔走于福州、上海各地的外洋茶店十余年,往来甚密。
2001年,德国方面派出专家前来江元勋的茶厂实地考察,当他们看到桐木村高山峻岭郁郁葱葱,溪涧流水清冽见底,空气清新沁人肺腑,纷纷陶醉其中。专家们经过对环境以及茶厂的全面检测,最后确定“元正牌”正山小种红茶为有机茶,保护区内3000亩茶园为有机茶园,另有附近的1500亩为过渡茶园。16年来,正山堂连续获得德国BCS、日本JAS、美国NOP有机茶认证,是福建省最早也是最大的国际有机茶认证生产基地。
世代制茶,家族事业的传承,让江元勋对振兴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有一份深入骨髓的使命与责任。在他接手家族事业时,正山小种红茶已经历了几百年间的一轮沉浮兴衰,其生产与销售从兴盛走向一度萎靡,整个产业也不复当年的辉煌。
振兴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对于江元勋来说,不仅是增加企业与产业的经济效益的任务,更是再现家乡与祖辈光荣与梦想的使命。2005年,经过5年研制,以茶芽为原料,通过改良正山小种制作工艺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金骏眉惊艳问世。独一无二的武夷山生态圈,使得金骏眉的原料具有了稀有性,由此也开启了中国红茶的高端化革命。
一种理念的传播
1999年12月,武夷山列入世界“双世遗”之后,这个地处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部位的小山村,备受人们的关注。因为环境保护,桐木村的发展曾受到限制,这里古树参天但不能砍,开门见山但不能挖,动物成群但不能猎。现在,同样因为环境保护,桐木村富裕起来了。2014年,这个仅有390户人家的小山村,人均收入达1.4万多元,较10年前增收1万元,是武夷山市人均收入最高的村庄之一。
桐木村近三分之二的村民成为正山堂“公司+农户”模式的受益者。不仅如此。村民张兴贵说:“江元勋的正山茶业,带动地方茶农1500余户,解决1.2万余名茶农茶叶生计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地方茶业经济的发展。”
作为省人大代表,江元勋在2013年福建省两会期间,提出环境保护的提案。他说,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这些地方才能产出好茶。
几乎每年,江元勋都向人大会议提出加强生态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相关议案,并身体力行推动议案落到实处。江元勋常抽空到茶农家中拉家常,耐心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茶农对保护绿水青山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以往,村民随处倒垃圾现象普遍,造成对下游九曲溪的污染。江元勋投入资金,购置了垃圾车,在各自然村道路沿线增设200多个垃圾桶,免费提供给桐木村每家每户村民使用。
如今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干净整洁,每家每户门口都立着大号塑料垃圾桶,产生的生活垃圾也由正山堂“一条龙”服务,负责运到山下。正山堂在山道旁设立的巨型公益生态宣传牌,也在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村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而茶界泰斗张天福在这里立下的“世界红茶发源地”石碑,更成了村民的骄傲。
作者:林丽明 邱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