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薪火相承,桃李满园——工美大师杨锐先生喜收16位徒弟)
5月8日,工艺美术大师杨锐与16位弟子合影。王朝阳 摄
2021年5月8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非遗小院高朋满座,北京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宋印伟、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原中国艺品网副总经理陈娟、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有限公司董事长常留海、原北京花丝镶嵌厂厂长赵庆忠、北京市通州区公安分局朱国浩、工艺美术大师张春源、北京市通州区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孟红、陕西省西安市非遗协会会长汪瑞、臻宝堂总经理崔晓峰、360北京公司总经理沈辉、连山窑创办人刘璞、密云区武协主席、八卦掌第五代传承人陆良生、八卦掌第五代传承人曹景昆、工艺美术师、非遗传承人苏明波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工作者、非遗传承人以及各界嘉宾80余人集体观礼杨锐先生的收徒仪式。
5月8日,16名弟子行拜师礼。 王朝阳 摄
仪式由收徒仪式执行委员会负责人、杨锐先生高徒、优秀金属錾刻工艺传承人杨晋主持。16名弟子行拜师礼、呈拜师帖、奉拜师茶,正式成为杨锐大师的弟子。
5月8日,工艺美术大师杨锐在收徒仪式上致辞。 王朝阳 摄
杨锐大师为每位弟子赠送了信物,颁发了证书,并勉励诸弟子要修身立德、谦恭敬业、勤学苦练、与时俱进,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不断守正创新、勇攀高峰。
5月8日,北京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宋印伟在收徒仪式上致辞。 王朝阳 摄
5月8日,北京市通州区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孟红致辞。王朝阳 摄
北京市通州区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孟红代表与会嘉宾发言,希望徒弟们牢记杨锐大师谆谆教诲,围绕在杨大师周围,传德授艺、奋飞不辍,共同为我国工美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杨锐先生1954生于北京,毕业于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大师研修班,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高级技师、故宫博物院珍品复制工程技术顾问、北京通州杨锐工作室首席顾问、北京市总工会“大工匠”首届挑战赛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北京市京工巧匠。2019年被推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饰品国家标准制定人之一。1970年入北京花丝镶嵌厂,主攻金属錾刻技艺,先后跟20余位业内名师学习,主要继承了吴振英、李焕武、宗立华、王水田等师父的特长,全面学习和继承了花丝镶嵌各种工艺,至今从艺五十余载,始终专心于金属錾刻艺术设计、创作、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其独立设计研发的图形金属錾刻工具——“锦底錾刻工具”,获得两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其本人更被誉为“改革开放后工艺美术行业内获得发明专利的第一人”。杨锐先生将中国传统皇家宫廷金属錾刻技法的细腻与中国国画中的大写意之神韵融为一体,形成了颇具个人风格的“杨氏錾刻”特色。
主要贡献:錾刻中国南极长城站站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总参某部錾刻礼品枪;给十一世班禅大师錾刻金册,金印;1980给卡塔尔国王做王室宝刀;参加故宫博物院仿制金殴永固杯作技术总监;2000年为十三陵馆藏文物翼善金冠做复制品;作为当代细金工艺的领军人物,他又深知自己肩上担负责任,他积极培养后备力量,不惜余力,在2020年疫情期间为经管学院100名大学生做线上教学,为全国同行业的技术人员做免费培训等。
《掐丝凤凰牡丹宫扇》
中国是扇子的发源地。商代插在车架上,用以遮风挡雨,称为扇汗。西周出现雕羽做的羽扇,用做扇凉。之后的种类层出不穷,有仕女用的团扇,文人用的折扇,市井之人用的蒲扇。扇的材质也不胜枚举,如羽、绢、纸、竹、蒲葵、麦秆,以至檀香、象牙、金银等贵重材料。扇子在古代中国不仅仅是纳凉工具,也是一种社交媒介。文人骚客在折扇上吟诗作画,以表自己的 誌 向。而闺秀常用的团扇还有装饰及礼仪的作用,所谓团扇团扇,美人遮面,含羞一笑百媚生,尽在不言中。此宫扇以团扇为形,分内外两圈。外圈以银丝填 S形纹,其间均匀镶嵌绿松石。内外圈以八个卡子花连接。内圈以银丝编席纹。扇面正面以一只凤凰一脚立石上,坚实有力,一脚抬起,羽翼丰健。凤尾卷起,口衔灵芝, 迴头朝着彩云间的一轮红日,整个构图生动异常。
2011年第五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北京“工美杯”评比中获得金奖,主要工艺:掐丝、填丝、镶嵌、錾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