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中方召回驻立陶宛大使答记者问)
问:中方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后,立陶宛外交部回应称对中方举动表示“遗憾”,还称本着一个中国原则,立陶宛同欧盟其他国家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决心”发展同台湾的互利关系。欧盟方面对中方此举表示遗憾,认为设立台湾“代表处”并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不容歪曲。对于嘴上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际上却公然同台湾当局搞官方往来,甚至为“台独”势力站台的行径,中国人民绝不答应。
必须指出的是,中立建交以来,中方始终尊重立方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从未做过有损立国家利益的事情。立方允许台当局以“台湾”名义设“代表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中方有权也应当做出正当合理的反应。我们再次敦促立方不要误判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切实履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相关新闻
立陶宛的转变,本质上是自己与美国沆瀣一气,各取所需。
昨天,中国外交史上并不多见的一幕再次发生。
中方8月10日宣布,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上一次类似情况,还要追溯到1995年,时任驻美大使李道豫因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访美”被召回国。
历史的重现,只因立陶宛触碰到了中国的底线——一个中国原则不容任何挑战。
1991年1月,立陶宛率先从苏联独立。图源:bnn-news
挑战一中原则
日前,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所谓“代表处”。
中国外交部在10日的声明中说得很清楚,此举公然违背中立两国建交公报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中国同其他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
对此,立陶宛外交部10日的回应倒是迅速,但立方除表示“遗憾”外,仅辩称将遵照一个中国原则,“像欧盟及世界其他地区国家一样”与台建立互利关系,丝毫没有改正之意。
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立陶宛这番辩解,已在台湾地区外务部门的自我夸耀中被不经意戳穿。台外务部门此前表示,这将是台方在欧洲首个以“台湾”为名设立的外务机构,立陶宛也是和中国大陆建交的国家中,第一个容许台方以“台湾”为名义设立“代表处”的国家。
如此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还妄称自己“像欧盟及世界其他地区国家一样”?是可忍,孰不可忍。
冲上反华一线
立陶宛置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于不顾,中国当然要予以反击。事实上,立陶宛开两国关系的倒车已有时日,台湾问题不过是其冲到反华一线的最新表征。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沿岸,人口不到300万,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1990年从苏联独立后,虽长期奉行亲西方政策,并于2004年加入北约和欧盟,但对华交往上总体保持稳定。
然而,去年10月,由中右翼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人党主导的执政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胜选上台后,立陶宛对华政策风格明显转向激进。
2月,立议会通过有关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等决议。5月20日,立议会通过干涉新疆问题的决议。5月22日,立外长兰茨贝吉斯宣布正式退出“17+1”,还试图挑动其他欧洲国家退出“17+1”。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额2020年超过1000亿美元,但立陶宛占比还不到2%。图源:新华网
欧盟进退两难
立陶宛在欧盟国家里冲到反华一线,同美国的施压和鼓动紧密相关。
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以安全和驻军问题为筹码,频频施压包括立陶宛在内的中东欧国家,要求它们在对华“脱钩”、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等问题上冲在前面。
拜登上台后,将修复同德法等欧盟传统大国的关系放在优先项,并伺机稳定同俄罗斯的关系,对中东欧的关注相对减少。对俄罗斯怀有深刻恐惧的立陶宛,也是欧盟中少有的始终紧抱北约大腿的立陶宛,需要把美国的关注拉回去。
去年12月,立陶宛向美国增购大量“标枪”反坦克导弹。图源:army-technology
对于拜登来说,应对中国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对于立陶宛来说,要讨好美国,无疑要在对华问题上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立陶宛的转变,本质上是自己与美国沆瀣一气,各取所需。
但是,立陶宛冲在反华一线,却把欧盟推向非常尴尬的境地。
美国期待立陶宛能影响欧盟,欧盟对外事务部10日也就这一事件表示遗憾,试图展现欧盟对外的一致性。但是,一再强调保持战略自主性的欧盟精英和传统大国,岂会任由立陶宛牵着鼻子走?
华盛顿时间1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对立陶宛的做法表达了公开支持。谁是幕后推手,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