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城讯 (记者陈青峰 通讯员揭方晓、饶庆良)今年以来,南城县推行“党建+社会救助”新模式,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和救助成效,增强民生保障,促进了基层党建与社会救助的深度融合,让社会救助工作更有温度。
“党建+网格化微治理”,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该县在城市社区以居民小区为基本网格单元,在农村以1至3个村小组为基本网格单元,每个网格以党员为骨干,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吸收各行业人员为网格员,精准识别当地困难群众、特殊类型群体。网格员采取上门走访、电话沟通、微信联系等形式,进行救助线索摸排、救助政策宣讲,为特殊群体提供探视巡访和照料护理、心理疏导等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把党的救助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落实到每名受助者身上。
“党建+便民服务”,展现社会救助高度。该县将城乡低保业务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在各乡镇增设社会救助工作服务窗口,(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共设置社会救助党员先锋岗44个。此外,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社会救助服务点44个,88名党员担任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负责协调处理社会救助工作事项,有效提升镇村“党建+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
“党建+智慧救助”,增强社会救助信息度。该县把握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将智慧党建与社会救助深度融合,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困难群众可以通过“赣服通”提出救助申请,填报基础信息及上传申报材料,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线上办”。
该县在推行“党建+社会救助”新模式过程中,积极发动党员干部认真宣传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在低保动态管理中,党员干部带头入村入户,共走访群众1000余人,为636人主动落实了社会救助政策。今年以来,该县累计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639.57万元、特困供养金322.97万元;对231户临时困难家庭进行救助,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9.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