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制作人赵兆,在《乘风破浪的姐姐》后为人所熟知。
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之后十九年音乐之旅,为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绽放《爱的火焰》,共赏《今夜月明》;
一首《北京祝福你》向世界传唱中国的祝愿,也用《风吹麦浪》吹起层层音浪。
担任《乘风破浪的姐姐》音乐总监之后,他明明不是参赛选手,却因耿直发言、专业能力收获了大批粉丝。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他收获了属于制作人的赞美,也在不同的表达空间中探索音乐的边界。
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一片真诚,为音乐,也为自己。
如今,他在B站上定期更新,除了音乐的漫谈,也有旅行、露营、看星星。
他说:我更希望人们对我的印象是爱生活的音乐人。
网易音乐频道《弦外之因》栏目第二期,我们邀请到音乐制作人赵兆,一起聊聊他对于当前时代下华语乐坛的看法。
网易音乐频道:很多人是通过《浪姐》的犀利点评认识您的,您节目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比较耿直、有话直说的,您本人是这样的人么?
我觉得我是的。
像这样的综艺节目,第一我没有什么经验,第二我也不想要什么经验。所以就是做自己是最好,因为你只有通过自己的真诚表达,你才能帮助上别人。说一些虚的假的,有的没的,没有任何好处。
我也不担心说因为耿直就和其他人产生分歧,因为总体来说我是真诚的。
网易音乐频道:作为多台跨年晚会的音乐总监,能不能科普一下音乐总监主要是做什么的呢?
我觉得音乐总监就是音乐方面负总责的人。
因为做一台节目的所有相关人员,可能在音乐方面并非专业,他可能需要有一个人来负责,于是就有了音乐总监。
我首先要了解整个晚会的策划、方向,我需要负责的内容、数量、风格,我们要表达的东西,根据这个再进行填充。比如什么样的艺人,选择什么样的歌曲,呈现什么样的表演形式,以此把控晚会音乐方面的品质。
这是一个音乐总监最核心的作用:控制晚会中所有的音乐方面。
网易音乐频道:您怎么看待"百万调音师"这种说法?
在团队真正的良性合作中,作为一个artist,首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及能力。接下来的每个工种、每个螺丝钉才能更好地运作起来。
你不能总是靠录音师去救歌手,编曲去救作曲,谁去救活谁。如果目标是完美,当然首先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歌手、非常好的作品、非常好的配器、非常好的混音搭在一起,才会达到所谓"百万混音师"的效果。
在我看来,其实现在已经不是滥竽充数的年代,大家的实力都在进步,都在证明自己,每个能唱到台前,并唱得不错的艺人,我相信他们都有自身的实力。并不依赖百万录音师。
网易音乐频道:制作人这样的身份会不会束缚您的表达?
确实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可能不太满足于只给别人做音乐制作,因为它并不是我理念的完整表现。
作为音乐制作人,这是一个职业,这是你要成就他人的职业,也就说你做的任何一项东西,你都是为他服务。
当然你要有自己的特点,要帮他解决他的问题,同时要输出你的精华,而且非常恰当的给到他身上,才能让他闪光。
对于我现在来说,我更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些音乐作品,自己唱,或者自己表演、自己拍摄,通过我自己的画面,自己来配乐。
最近我去旅游,没事给自己拍点vlog,拍摄、剪辑、后期 、OS、 独白、原创音乐,全都是我自己,我觉得很开心,因为这个是我想表达的东西。
网易音乐频道:您在创作上怎么去取舍个性表达和大众接受度?
首先,我以前会担心观众不爱看。在制作一些交响音乐跨界的节目时,我是有点担心的。我们跟方景龙老师合作,同时还有流量明星的加入,当流量在面前,我们害怕观众的眼球完全被吸引过去,谁会来静下听我们的演奏呢?
但实际上我们低估了观众的审美,后来这些节目反响都很好。
所以从那之后,我对此不再担心。我可能更多希望的是,怎么把这个节目、这个垂直向的内容做到更好,做到更有魅力,让喜欢它的观众更喜欢,这才是一个以后要做的方向。
现在,我并不担心有没有人喜欢,我相信我们国家的所有听众,在可细分的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审美风格,不同的音乐都会有不同的人群喜欢。
这样一来,以前基本上是音乐喂什么你吃什么,但现在观众要挑食了,我可能不想听这,我想听那个,我讨厌你,我喜欢这个,那都是有可能的。所以现在我们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那一部分做得更好了。
网易音乐频道:您怎么看"华流才是顶流"?
这都是媒体盖的帽子。我觉得,什么东西只要顺应了这个时代,都有可能是当时的顶流。
所谓的华流是什么?
中华的艺术形式是很值得去研究的。但对于它是不是顶流,我觉得谁都说了不算,观众说了算,听众说了算,这得看时间吧。
网易音乐频道:近些年流量催生了很多音乐裁缝,在这个问题上,除了一些个人自觉,您觉得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让类似情况好转?
流量催生的音乐人,追寻的也是一个流量的机制,或者一种所谓的算法音乐。
口味、类型、旋律,词曲、听感都是迎合高流量,去做流量高的音乐,当然会比较容易获得短线的成功,但只能骗过不太懂音乐的,比如大多数的老百姓。
他们所听的音乐大多决定于各平台的选择,这点不置可否,但我相信老百姓的自觉审美会越来越好,他们会懂得外界喂我吃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这是一个过程。
网易音乐频道::借鉴,致敬经典跟抄袭,您觉得他们之间的界限在哪?
界限在于动机的不同。
抄袭者的动机不纯,他们往往希望快速达到最简单的一个效果,抄袭可能是迅速获得成功的渠道。
借鉴者的动机不是为了一蹴而就,而是那音乐已经流淌在血液里了。我相信很多音乐家、作曲家都是听麦克杰克森、 John Williams 或者three vinsky 的音乐长大的,比如再把他们的音乐再运用到电影里,这是借鉴。
我相信他们已经这些音乐的生命精华流淌在自己血液里。每个作曲家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长大的,每个音乐形式都是踩在音乐的巨人肩膀上不断的去发展。
致敬经典则有单独的用途。比如我的一场音乐会或一张专辑就是致敬 80 年代的disco,那么我的所有风格都遵循那个时代的潮流,再或者致敬某一个音乐家,某一个歌星就按照他这个风格来做,这些是致敬。
动机不一样,是判断创作是否为抄袭性质的重点,抄袭的作品在音乐人听来,都十分明显。
网易音乐频道:B站晚会的曲目很多都是根据互联网大数据、根据视频的话题热度选出来的,核心是制造回忆杀,您怎么看待数据时代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这台晚会或者表演一定是为当下的人服务的,数据很重要。
为什么所谓音乐裁缝能成立?那就是因为数据在说话,当代数据决定了当代观众喜欢什么,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学习,一定要去参考。
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稍微朝前一步,能让大家感受到还有进步,或者还有不一样的地方。
作为一个职业音乐人的职责,是不能完全随大流,而是尽力去创新,哪怕能稍微引领一步,能改变一点点。
网易音乐频道:眼下很多互联网平台都在做老歌翻新,您觉得会中伤原创的创新吗?对现在动辄播放破亿的流量神曲您怎么看?
我们曾经说想用,但实际上最后没用。无论是版权上,还是它的影响上,还有我们自己的审美上,最后导致我们没有用这个歌。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个人觉得我们可能要避开它,做一台晚会并不是什么最火,拿来就用,而是更需要反向思维:
什么东西最火,就要避开它。
我们要在创新的同时又达到合适的效果。不能一味地随大流、抄流量,而是以真正的艺术创作者的眼光看待,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避免。
网易音乐频道:您觉得神曲对大家有什么影响?
我觉得没什么影响,它们就像每天吃饭一样,你三餐必须都得吃,今天我吃个火锅,明天我还得吃个窝头,夏冬还吃个海鲜,都得有,老百姓要生活,所以大家常吃的那个最经济最实惠。
但对我来说,如果非得每一顿都吃快餐,我也要把这快餐做到最好,如果能一直好吃下去,大家都开心,如果别人不爱吃,那别人就可以不吃。
网易音乐频道:您之前说最质朴最纯粹的内容打动听众,这个质朴和纯粹,指的是什么?
不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不能一边想着我怎么样去把音乐做得更加的高级,更加的有品位,又想我能挣几个钱。
做一个作品的时候,想法单纯一点,要不你就挣钱,要不你就做你想做的。要不然别随大流,要不然就随到尖上,走在时尚、流量的最尖端。
相比之下,我喜欢更纯粹一点的。
网易音乐频道:在您看来,内娱艺人谁的创作能力比较强?
前辈级别里很多,李健老师肯定是创造能力很强的,还有比如汪峰老师。
在年轻人里,我可能比较喜欢的一位叫宋宇宁,他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一个孩子。一个年轻的音乐人如此学识渊博,能力强,唱功也好,想法也有。
但我觉得他的时代可能还没到,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网易音乐频道:2023年会不会跟李健老师有新的合作?
我跟他做了很多音乐。基本上只要是有李健老师的歌,我都会去,大家一起参与,他也会叫着我。
我们每年都会互相拜年,说今年一定要在合作做些什么歌。因为我们已经很默契了,他也信任我,我也信任他,我们互相欣赏。
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合作。我也希望我写一些歌曲让他来唱,只不过现在时间没有完全对上,所以还有一些契机没搭上。
网易音乐频道:您觉得哪个歌手是行走的CD?
曾经都说行走的 CD 不是林俊杰吗?我也听林俊杰唱过,他的实力毋庸置疑。
近期让我有这种感觉的,是周深和郁可唯。
其实我从认识周深开始,就觉得这个小孩真是厉害,他基本上张口之后,给后期的压力是非常小的,郁可唯也是这样。在后期这些幕后音乐人的心里,歌手至少都应该是这个样子。
中国人多,市场也广阔,什么人都可能成为歌手,也会有各种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观众也许图个乐,作为幕后人可能就图个心理舒畅。
我认为,"行走的CD"应该有个标准,首先要具备作为歌手的所有条件,比如嗓音和技巧等。所以当我遇到周深、郁可唯这样的歌手就会想:真好,多想歌手就应该这样。
好的音乐人知道音乐该怎么表达,该怎么做。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也许将来大家都会这样,都会慢慢地越来越专业,不好的慢慢被淘汰掉。
网易音乐频道:千禧年那会儿,我们的音乐人层出不穷,近几年好像没有什么新面孔出现在大家视野,您会不会觉得华语乐坛人才断层了?
我们从来就没断,就像上下五千年文化,只有中国做到了,所以我们从来没断过,因为我们会生存 。
每个时代不一样,目前是发展互联网的时代,那么发展华语音乐就需要一些时间,这个时间就是大家该沉淀下来,好好的做自己的作品。比如互联网大佬中很久没有新人出现了,我相信下一批可能就是别的行业了,别的新人就出现。
每个年代不一样,不能定论后继无人,因为时代还会到来,但是什么时候不太确定,你只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