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汉寿倾力打造5张名片 用心绘就“民生画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邹自淼 白玲川 通讯员 陈勇 常德报道
民生之计,在于安民、富民、乐民。近年来,汉寿县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善民生,围绕教育、人居环境、医疗等方面,倾心打造5张“民生名片”,以“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爱心学院远景。
民生名片①:让困境孩子在“阳光下成长”
每一颗童心都值得呵护,每一棵花朵都应该绽放。愿每个孩子三冬暖、春不寒,被世界温柔以待。
去年初,汉寿县把办好“爱心学院”写进县政府工作报告。当地发动各部门力量,在原县儿童福利院基础上,打造了这个温暖“大家庭”。为困境儿童提供免费的食宿和作业辅导,培养兴趣爱好,呵护健康成长。
在这里,孩子们每天早上乘坐统一校车前往县龙池实验中学或附属小学上课,晚上放学回来吃晚餐、完成作业、洗漱休息。每到周末,学院还开设有葫芦丝、美工、书法、口才、舞蹈等特色艺体课程。
自2023年 4 月正式运行以来,爱心学院已累计入住困境儿童 121 名。
为了给更多困境儿童送去关爱,汉寿县开展了一次大摸底,把全县 21 个乡镇(街道)的低保户、脱贫户、监测户、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含精神残疾人家庭未成年子女)等五类困境儿童共计 5752 人作为重点关爱对象,发动社会爱心力量,相继推出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开展安全教育等“十大关爱行动”。随着这项工作深入开展,全县受益的困境儿童达6100 名。
全县实行免费停车。
民生名片②:让停车没有“后顾之忧”
软环境,一直都是打开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密码,唯有真诚拥抱旅客才能赢得“留量”。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县城区“停车难、行车堵”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化解游客和百姓的急难愁盼?如何持续提升发展续航力?汉寿县选择免费停车等细致温馨的人性化政策,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域免费停车的城市。
近年来,汉寿县委、县政府集思广益、多措并举让利于民,在全力破解“停车难、行车堵”难题的同时,启动全县免费停车和城区综合秩序整治,积极践行车位“惠民”政策,建成 42 处停车场,1.2 万个停车泊位免费共享,让停车秩序更加规范、停车设施更加完善、停车行为更加文明、城市形象更加靓丽。
“拆围透绿”后的院子。
民生名片③:拆掉阻碍政民互动的“围墙”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围墙阻挡了城市空间,阻隔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提上了汉寿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
该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拆围透绿”为目标,依托老旧改项目,2022 年,正式打响了城市更新“三拆三建”攻坚战,对标“拆通、联通、拓通”,探索出了城市更新“汉寿样板”,打通了城市堵点,打开了城市有限空间,打造了“15 分钟生活圈”,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更加便捷,城区通行率提升了 60%。具体做到了“县—部门—街道”三级联动、一体推进。
按照“完成一处、销号一处” 工作要求,对 38 个县城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围墙进行登记造册,组织专班专职逐一对拆除情况进行验收销号,推倒每一处阻碍政民沟通的“围墙”。
为患者上门送医送药。
民生名片④:为精神障碍患者“送医送药”
3月19日至31日,汉寿县卫生健康部门牵头组成3支医疗服务队、25 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6 台救护车走村串户,对病情不稳定、家庭无人照顾和地处偏僻、行动不便的精神障碍和抑郁症患者免费上门送医送药,开展健康体检和用药服务。
自 2023 年 3 月起,汉寿县把为精神障碍和抑郁症患者免费上门送医送药工作列为汉寿县十大重点民生实事,成立了特殊患者上门送医送药领导工作小组,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县残联、县疾控中心、县卫计综合执法局及各乡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等成员组成工作专班,分春秋两季进行集中送医送药。
按照每人每年 500 元的标准,汉寿县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 335 万元,覆盖特殊患者 3958 名。该县设置固定服药点 2 个,临时门诊服药点 26 个,做到“一人一方案、一病一处方”,实现患者“不跑冤枉路,不花冤枉钱,病有所医,病有所管”。
民警将遮阳篷卸下。
民生名片⑤:织牢交通安全“防护网”
“车上安装伞篷的装置会遮挡我们行车时的视线,发生事故时,容易伤人,安全隐患大。”在汉寿汉沧路,民警手拿工具利索地将安插遮阳篷的挡风装置卸下,并劝导驾驶员戴好头盔,不要再装遮阳篷。
为预防和减少摩托车、电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净化全县道路交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汉寿县公安交警大队根据公安部交管局“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和省、市道路交通顽瘴痼疾系统整治行动的要求,坚持以平安畅通为导向,突出刚柔并济,情理兼顾,全面开展摩托车、电动车“拆伞戴帽”专项整治。
目前,汉寿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非法安装遮阳伞具(棚)的数量大幅度下降,很难发现非法安装遮阳伞具(棚)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2023年,安全头盔佩戴率91%以上,已符合全省达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