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壹线动态《CCTV老故事》专访孙成彦博士:为脑瘫患儿移山)
孙成彦作客《CCTV老故事》
与著名主持人朱军对话
每年接待三千余名脑瘫患儿,有限的床位杯水车薪,孙博士为没有得到及时就医的脑瘫患儿犯起难;东拼西凑,用爱心和执着建立起的脑瘫医院又将怎样造福患儿群体?信任与专业,一站式多学科成就医学案例,他将怎样挑战“三座大山”?
近期,孙成彦博士接受专访,探讨脑瘫领域的创新发展和未来趋势,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患者。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采访了解……
人物介绍
主持人:著名主持人朱军
被采访者:上海壹博医院创始人孙成彦博士
孙成彦上海壹博医院创始人,临床医学博士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9年起,连续14年“好大夫在线”脑瘫专病全国排名第一。2014年,完成亚洲首例脊髓电刺激治疗截瘫手术;2016年,完成世界首例“瘫痪手”融合技术外科治疗;2022年,肢体痉挛外科术式实现创新突破,率领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已成功实施2万余例脑瘫手术。
四川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工程专家组组长。荣获中华慈善总会爱心天使专家称号。荣获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对话内容
战胜脑瘫追梦人
主持人:为什么选择挑战脑瘫这么复杂的专业?
孙成彦:因为喜欢,喜欢面对挑战。经过多年努力,脑瘫的医治,有了长足进步,很多孩子得到蜕变与成长。不仅能够生活自理,还有很大一部分回归了社会,并为我们这个社会做出了贡献。
主持人:是什么让你一坚持就是20多年?
孙成彦:一份对社会的责任感。
大学毕业以后,我在神经外科工作。这个学科发展非常迅猛,可以说人才济济了。还有设备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所以,整个学科的进步,可以说是在整个医学行业里头,是进步最快的学科之一了。
在那个时候,我对脑瘫有一些了解。然后我发现,传统神经外科,已经有几万人在从业。所以传统神经外科,不差我一个人。
而脑瘫,它又是一个疑难杂症,病人量很大。当时的存量,有600多万。
但是,从业的人员却非常少,而且技术也比较落后,所以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
那我就想,在这个行业,这个亚专科病里边,它是需要一些人来全身心的投入,然后去辛勤耕耘,然后不断的让技术有进步,设备有更新,然后,不断的进行突破。
立下愚公移山志
主持人:一坚持就是20多年,我很想知道,您最初接触到脑瘫患者的时候,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孙成彦:这些孩子们被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困扰着,他们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和幸福。如果他们得不到好的医治,那么他们未来的人生路也会很坎坷。
而且脑瘫孩子的家庭,不仅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还要面对精神上的沉重负担。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期内,可能他还必须承受,来自于社会异样的眼光。所以我觉得,这个群体和他的家庭,应该说是面临着我们上述讲的“三座大山”。
所以我就想能够
立志去做一个“移山人”,来帮他们解决问题。
创业初衷:帮助更多“脑瘫患儿”圆梦!
主持人:听说您原来在公立医院?在那样好的一个知名三甲医院里头,怎么就想出来自己去创业了呢?
孙成彦:对,我原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世界闻名的神经外科中心。对于每个专家来说,它的医疗资源还是有限的。比如说吧,它没有那么多的床位给你用了。因为专家太多,所以我工作了12年,我也只有8张床。
每年我的门诊量接近3000人。所以排队等待我手术的孩子有接近500人。
所以我内心就很焦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疾病是一个疑难杂症。
它需要多学科不同专业的专家技术来整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但我当时没有那个能力去整合资源。
基于上述两个理由,我就决定创业。
可以有更大空间,让这些孩子们得到及时就医。
然后,能够让不同专业技术团队,在这个专病上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多学科一体化。
为“脑瘫患儿”移“三座大山”!
主持人:目前来看,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吗?又是怎样为“脑瘫患儿”移山的?
孙成彦:我自己初步是满意的。通过多年努力,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病人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许多治过的病人成为了我们的代言人。这可以证明我们的技术和服务,同时也包括了人文关怀,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提升。
而且,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觉得压在脑瘫儿童和他们家庭面前的“三座大山”都有了一些颠覆性的改变,这是值得欣慰的。
比如说,我们实现了单侧椎板切开,避免了对脊柱骨头的切除,从而使手术达到超微创状态。
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患者的损伤,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得到了显著下降。
这标志着在疑难杂症方面,我们已经成功地翻越了第一座大山。
除了技术创新之外,医保制度的改善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大的支持。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项目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国家民政和残联部门也提供了救助。
这些方方面面的支持之外,只要有一份信任,那我们就会全力以赴。
所以我觉得第二座大山,就是经济上的负担也轻了。
还有歧视问题,长久以来都是病患及其家庭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幸运的是,随着我们不断的宣传,更多的成功案例被公众所知,人们开始意识到,许多曾被认为无法治愈的患者不仅能够回归家庭,过上自理的生活,甚至还能回归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观念的转变,也在逐步减少患者所遭受的歧视,使他们能更加自信和乐观地面对未来。
所以,我觉得这二十几年的努力,还是值得的!
一站式帮助“脑瘫患儿”回归社会!
主持人:在不断的实践、创新、积累的过程当中,会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服务?
孙成彦:是的,我们的团队通过20多年的努力,不仅实现了多学科的亚专业,还围绕着以疾病和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
所以,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然后,我们还提出来,完成最后一公里。就是当患者回到家庭之后,我们还用我们的平台,来做远程的家庭康复指导,就是真真正正的实现一个闭环。
这20多年,不仅仅自己一路向前跑,同时也注重人才培养,除了我们自己的队伍之外,还培养了一些人在服务其他省份。所以,能够让更多的孩子们得救。
孙成彦博士愿景:期盼“天下无瘫”
主持人:谈谈对未来的展望?
孙成彦:我希望:“天下无瘫”。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和憧憬,希望科技的进步,能够解决一些至今尚未解决的脑瘫难题。
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天下无瘫”的愿景成真。
鼓励“脑瘫患儿”及家长勇敢前行
主持人:明天是美好的。请您给那些还承受着脑瘫打击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说几句话。
孙成彦:亲爱的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们!我想和你们说:“医治脑瘫的技术到今天为止已非常完善,因此请勇敢地面对,全力以赴去战胜它。”
在你们的奋斗过程中,我想分享一句话:“战胜脑瘫,赢在壹博。”
编者话
让我们共同努力,
让“天下无瘫”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