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文化建设,就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出发,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文化的温度: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从城市到乡村,从校园到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品琳琅满目,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文化建设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更要尊重和引导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对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和预测,提供定制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教育和引导,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价值取向,避免盲目追求低俗、庸俗的文化产品。
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呼唤能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供给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在内容创作上,深挖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引入现代元素和国际元素,勇于探索现代文化的边界。二是在形式创新上,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打破时空限制,让文化触手可及,同时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教育等,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三是在渠道拓展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传播网络,将线上渠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优势与线下渠道体验性强、氛围浓厚的优势融合起来,确保文化服务覆盖到每个角落、每个人。
合理配置文化资源要打破地域、城乡、群体之间的文化壁垒,在顶层设计上加大对农村、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文化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投入等方式,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文化发展差距。同时,均衡布局并有效利用文化基础设施,综合考虑人口分布、文化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确保每个地区、每个社区都能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让文化设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文化的灵魂: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根本在于其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与人民的生活、情感、智慧紧密相连。文化自信,作为民族精神的内在支撑,超越了单纯的文化认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信,是对文化创新潜能的期许,是对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舞台上独特地位的自觉。这份自信,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我们在新时代征程上行稳致远的定力。将文化自信铸牢于人民心中,要深入挖掘和展示人民在历史创造中的文化贡献,让人民真正成为文化故事的讲述者、文化价值的传承者、文化创新的推动者。通过教育普及、文化活动、媒体传播等多种方式,让人民了解并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鼓励人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用新的文化表达形式和传播手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全民族共识、引领社会风尚的精神旗帜。当今,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鲜明的价值导向和道德准则构筑出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从而引导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民生活,接地气、聚人气,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让人民群众在参与中感悟、在体验中认同、在践行中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树立榜样、表彰先进等方式,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感染人民群众,营造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化的未来:构筑文化人才高地,激发创新活力
人才是文化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首要任务就是打破传统的人才选拔模式,建立更加全面、开放、公平的人才选拔体系。一方面,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在关注高校、科研院所等传统领域的同时,将目光投向社会各界,特别是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基层文化工作者,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赛事、项目招标、作品评选等活动,为其提供展示自我、脱颖而出的平台。另一方面,优化人才评价标准,制定差异化的选拔策略,确保选拔出的人才既符合行业要求,又具备个人特色和创新能力。在完善人才选拔机制的基础上,注重打造文化人才梯队,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队伍结构。近年来,各地实施“名师带徒”、“青蓝工程”等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加大对青年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其勇于担当、敢于创新,青年文化人才正逐步成长为文化领域的中坚力量,持续不断地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
文化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历经知识积累、技能提升、实践锻炼等多个阶段,必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教育体系方面,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将文化教育融入各个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推进文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鼓励与文化机构、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同时,加强文化人才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紧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文化新业态的发展趋势,为在职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培训机会。
良好的文化生态是文化人才成长的沃土,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营造识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政策环境”。要打破体制机制束缚,推动文化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单位之间合理流动,通过建立人才共享平台、开展人才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文化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项目扶持等措施,降低文化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市场风险,为文化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创业空间。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对在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
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始终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机制、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共同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者:叶本乾,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傅朕,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强国使命任务的逻辑理路研究”(SC22ZDYC2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