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大代表冼汉迪建议获采纳:创新技术实现往来港澳“无感”通关)
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布公告,自2024年11月20日起,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口岸、珠海市拱北口岸,试点升级部分边检快捷通道,因私经常往来港澳地区人员可经“免出示证件”通道以“刷脸”代替“刷证”进行查验通行。这项调整预计将大幅增强内地与港澳来往人员的出行便利性,更显示出创新技术助力湾区融合,“无感”通关时代近在咫尺。
据了解,这项调整起因来自今年3月的相关会议,由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冼汉迪提出的4份建议之一。为此,笔者专门联系到了建议提出人冼汉迪先生,为我们剖析此项建议背后深刻含义。
冼汉迪表示,“今年相关期间,我提交了关于设立内地与港澳“通关白名单”,利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无感”通关的建议。希望通过弱化通关的感知,从物理和心理上都拉近两地社会及民众的距离,同时也缓解高峰时段的通关压力,推动内地与港澳居民更高频度交流来往。
该建议提出后,受到了中国经营网等主流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关注,累计超过300篇次,反映了社会对提升通关效率和便利性的强烈需求。目前,两地政府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虽然人脸识别技术尚未能够应对大规模居民的识别需求,但已经足以支持小规模的“无感”通关试点。
未来,随着试点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预计将能覆盖更多人群并在更多口岸推广,为粤港澳居民带来更加便捷的通行体验。
在推动“无感”通关的同时,希望各地有关部门也积极完善配套措施,确保民众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增强民众对新技术应用的信任和满意度。
可以预见,未来“无感”通关将成为一种常态,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并进一步增加粤港澳人民之间的联系和友谊。期待两地政府持续深化合作,携手努力,让这一愿景尽快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