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乌镇:“互联网+”为“大综合一体化”插上数字之翼)
餐饮店铺安全监管,可实时监测燃气是否存在泄露,消毒柜、冰箱是否正常运行,并发出预警;针对游客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执法队员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处理问题和执法的及时性,探索实行了“移动微执法”模式;以“中心指挥+现场执法+线索研判”方式,探索试行“远程办案”模式,实现案发偏远区域现场证据第一时间固定、当事人询问笔录远程收集;身份证扫描、生成笔录、电子签字等等,全程不用一张纸………
![微信图片_20241120220323.jpg](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1121%2F461c5562j00snanfw005dd000zk00qo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在一系列新科技赋能加持下,乌镇的各类民生关切问题及时得到回应、妥善解决,店铺企业养成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良好习惯,城市秩序大幅提升,管理纠纷大幅降低。近年来,乌镇积极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巨大红利,突出实战实效,以数字化撬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通过“监管执法一链贯通、指挥协调一体联动、智慧治理一网统管”,持续提升改革综合效益。
用好AI之力,让城市更有智慧
数字时代,变革之中蕴藏无限可能。
“违规停车,请立即驶离。”在乌镇西栅景区南门口电线杆上的喊话器里,传出了执法队员的喊话声。在乌镇重要景区门口,都安装了智慧灯杆,它们集成了音柱、AI摄像头、定向语音喊话喇叭等智能终端,能够完成远程视频巡检、机动车违停监测执法、非机动不按道行驶提醒等工作,成为24小时待命的“城市AI监督员”。
“犬只未牵绳!”在乌镇综合指挥中心大厅的大屏上,显示了隆源路未犬只未牵绳的预警,屏幕上该犬只出现的具体地点、时间被清楚地标注其上。伴随城市宠物数量的增长,由此引发的养犬不登记、遛狗不牵绳、饲养禁养犬种、犬只扰民、流浪犬伤人等问题,正在考验城市智慧管理能力,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难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犬类管理工作,在“云共治”系统里,依托以AI识别算法、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作为核心技术支撑,通过AI智能监控摄像头,会对自动识别不文明养犬行为自动识别,推送预警信息,提醒通知就近队员现场处置。同时,AI“云共治”对AI智能监控摄录下的视频和图片进行智能抓拍取证,形成事件取证证据链。。
此外,AI“云共治”系统,的还通过AI智能监控摄像头,还能自动识别对乱堆放、人行道违停、小广告等多种高频多发的违法行为自动识别,并同步推送预警信息。使用至今,已累计收到产生有效预警信息20余万条。
又如,当无人机巡航大运河时,通过AI视觉巡检发现偷倒渣土、电鱼、非法取水等违法行为后,将预警信息推送到指挥中心,经工作人员审核,则指派就近执法队员以最快时间前往处置,形成“大数据感知+协同指挥+行政执法”新模式,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实时交办处置、实时信息反馈”。如今,这个“空中巡查员”已辅助执法队员“抓”出了150多个问题隐患。
让数据“破圈”、让业务“跨界”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借助数字化思维和手段,不仅可以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是真正实现了为基层一线队员减负。
自改革以来,桐乡市以“整体政府”理念,在乌镇镇践行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撬动行政执法全方位变革、系统性重塑,进一步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
立足管理需求,乌镇将“互联网+”思维在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等领域先行先试,以数字化改革业务协同和数据集成为主要手段,通过AI智能识别摄像头、无人机、高空鹰眼等设备,打造餐饮店铺安全、旅游安全、大运河保护等多个场景,全力做优“无感监管”和“有感服务”。
![微信图片_20241120220425.jpg](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1121%2Fc6b49b8cj00snang0001ud000zk00qn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以“餐饮店铺安全监管”系统为例,乌镇融合了“一支队伍”中店铺信息、街面“云共治”、明厨亮灶等多部门监测数据,通过队店前、店内、店后3个关键点位实时监控,以及加装燃气、温感、烟感设备实现在线报警,运用AI算法,实时预警,完成线上整改。今年5月小长假期间,指挥中心收到环河路一家餐饮店发生的烟感预警,第一时间派遣就近执法队员前往处置,3分钟内就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目前,该系统日均收到餐饮店铺预警10余条,通过短信通知,商户自行整改率达99%。
让呼和应、求与为之间,顺应了民意,也温暖了民心
借助数字化场景应用,不仅跑出了“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速度”,还有效提升了社会管理效能,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如乌镇指挥中心接到相关问题的群众举报后,执法人员5分钟内就能达到现场进行处理。工作人员发现或收到民生问题,自己不能处理的,通过“云享乌镇·综合指挥”浙政钉端派单平台几分钟就能完成流转,落实相关责任人解决。前不久的私设游船滋生消费纠纷和安全隐患,就是通过汇总后研判、复盘、协商后,最终决定通过“云享乌镇·综合指挥”浙政钉端派单平台交由交通运输执法队牵头处理。该类事件快速有效处置,得益于乌镇镇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开发建设了全市首个“云享乌镇·综合指挥”浙政钉端派单平台。
该系统整合了全镇21个站办、30个村社,把原来分散的治理力量合成了一个治理整体,推动了行政执法力量与基层网格的协同联动,实现了数据资源、应用平台、案件移送等全向贯通,充分发挥行政执法指挥作用,提升基层执法质效。同时,该系统要求站办、村社工作人员处置事件完成后,在原基础上,强化处置结案标准,增加上传前后整改照片或现场视频,是否与当事人见面、群众满意度回访等要求。所有案件需经过指挥中心复核后方能结案,解决以前交办归交办,处置归处置,相互脱节,缺少跟进监督环节的问题,做到全程有据可查,各环节责任分明,实现了“问题发现-流转-协同-处置-反馈”有效闭环,
破题不止于此。乘“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之势,借乌镇峰会“互联网+”的东风,乌镇也将继续立足基层治理,让更多数字化探索迸发活力,全力做好改革的“后半篇文章”。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1121%2F8cf0ebe1j00snang00081d000nw005k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