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连云港版“晓华”来了!)
“我是1993年4月1日在民主路东的一家理发店学的手艺,1994年4月26日来这里开店的。” 说起30年前的事,余师傅记忆犹新。
“开店之初,理一次发只要一元钱,烫一次卷儿也才十元钱。”
“刚开店的时候性格很腼腆, 不知道怎么跟顾客交流,剪头发的过程中一句话都不说,我和顾客都很尴尬。”
如今
余师傅的理发店
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社区活动中心
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正在烫发的顾阿姨说:“我也是听人介绍来这里烫发的,余师傅不仅手艺好,性格也好,我很喜欢到她店里烫发、聊天。”
话音刚落,门外来了一位急匆匆的大爷,一看店内的理发椅上已经坐了人,转身就要走。顾阿姨赶忙招呼:“有人要剪头发, 你快把他叫回来,我让给他先剪,我这烫头费时间,他们男士理发快。”
随后,余师傅快步走到门口,温柔地拦下了正要离开的大爷:“大爷,您别急,进来坐会儿吧。顾姐说她愿意让您先剪,她烫发还得好一会儿呢。”大爷一听,脸上露出了惊讶又不好意思的笑容:“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 我还是等等吧。” 顾阿姨在一旁笑着催促:“大爷,您就别客气了,咱们这店里啊,讲究的就是个互相体谅。您快进来,让余师傅给您好好收拾收拾。”
就这样
大爷半推半就地被请了进来
余师傅则迅速为他安排好了位置
整个过程中,大爷、顾阿姨和余师傅
三人不时地交谈着
从家常琐事到邻里趣闻
理发店的空气里
除了发胶和香薰的味道
还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30年的从业经历
让余师傅对理发这门手艺
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她看来
理发不仅仅是修剪头发那么简单
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传递
是人与人之间温暖与信任的纽带
在新新路的拐角处
有一家珊珊发廊
门上挂着一块 “二十年老店”的牌子
推开玻璃门
一只白白胖胖的萨摩耶热情地迎了上来
“这可是店里的揽客小能手呢!”
老板黄师傅热情地介绍着自己的爱犬
“我这店已经开了30年了
但我不好意思换牌子
总觉得自己的资历
还达不到30年老师傅的境地。”
说起自己当初入行的原因
黄师傅轻笑: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织毛衣
常常拿着线团
去隔壁理发店边织边聊天
理发店的师傅们见我毛衣织得好
夸我心灵手巧,建议我试试学理发
就这样,黄师傅走上了美发这条路
一干就是30年。”
黄师傅的理发店
就像是一个跨越时代的桥梁
既保留着老式的温情与手艺
又不断吸收着新潮的元素与活力
尽管店面略显老旧
但黄师傅那双巧手和对美的敏锐感知
却让它成了部分年轻人眼中的“宝藏店铺”
每当有新潮的发型
在社交媒体上流行
总有一些年轻的顾客
带着图片走进珊珊发廊
满怀期待地请求黄师傅复刻那份时尚
黄师傅总是笑眯眯地接过图片
仔细研究一番
然后自信满满地点点头:
“没问题,交给我吧。”
那些看似复杂的发型
通过她的巧手
总能完美地呈现在顾客的头上
珊珊发廊
就这样在岁月的长河中
既保留着传统的韵味
又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
它成了新新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顾客
共同编织着关于美丽与记忆的故事
海宁小区里
有一家开了25年的理发店
新新发廊
发廊的老板李师傅
从1999 年开始就在这里开店
以其亲切的服务
实惠的价格和独特的手艺
赢得了周边居民的喜爱
走进新新发廊
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
店里还保留着20世纪的装修风格
那面几乎占据半个墙面的硕大镜子
不仅映照出顾客的面容
更见证了无数顾客的青春与岁月变迁
老旧的沙发已经变得斑驳
沙发的扶手
因为无数次的手扶与倚靠
已经磨得发亮
李师傅理一次发只收8元钱
8元钱
在当今社会
或许只能买到几包小零食
但在新新发廊
却能享受到一次专业而细致的理发服务
李师傅技艺精湛,无论是修剪发型
还是处理细节,都游刃有余
这样的价格
对于周边小区的居民
尤其是老人们来说
无疑是一份难得的礼物
这不仅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与关怀
而这也是李师傅对社区情感的一种坚守与回馈。“有一年端午节,店里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从早到晚,手都没停过。一整天下来, 我连吃个粽子的时间都没有。” 李师傅回忆道,“就在这时,一位常来理发的大姐知道我没吃饭,二话不说就回家给我端来了一盘热腾腾的粽子……” 这份温暖的关怀,不仅让李师傅感受到了节日的温馨,更让她深刻体会到了社区邻里间那份淳朴而真挚的情感。
这家承载着
无数记忆与情感的理发店
将继续在海宁小区里发光发热
在未来的日子里
相信它会继续以它独有的方式
书写着更多关于爱与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