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古韵新声 芳华永驻)
岷江沿岸的乐山大佛。潮新闻记者 张迪 摄
“如果要选一条河住,我选岷江。”
作家阿来驱车从成都前往300公里外的黑水县,一路沿着岷江峡谷而行。他对这条长江支流很熟悉:在徐霞客发现金沙江以前,岷江被认为是长江的正源。但后来人们发现,金沙江、通天河居然从那么远的地方而来,是更远的源头。
阿来的笔触,也溯流而上。他遇见的每一个同胞、每一处草地、每一条河流,在作品中汇聚成真正的长江之源,并被世人熟知。“如果长江有个精神,那一定是浩浩荡荡,生生不息。”阿来说。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活动启动以来,长江文化考察队行走6000多公里,遇到无数像阿来这样和河流密切相关的人。我们一路看、一路记、一路思考,探寻长江文化绽放的时代光芒。
熔铸精神:
长江文化,生生不息
登上黄鹤楼,“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遍壮丽河山的诗仙李白面对滔滔江水禁不住慨叹。
时移世易,长江奔流不息。多年后,一位学者同样跑遍大半个中国,沿着长江一路而下,奔走疾呼,只为让那些散落在长江沿岸的璀璨文化能够串联流淌,永不湮灭。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与未来的故事。”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和其他4位委员一起联名递交提案,建议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长江之歌的旋律,已经在贺云翱心中回响30多年。漫长时间里,他的脚步走遍了长江沿线的城市乡村、平原山川。他见到来自巴颜喀拉山的涓涓细流,在巴蜀大地汇成洪流,继而奔入湖广丘陵湖泊,再一路续东,收容湘资沅澧,最终奔流入海。
“长江一路收纳百川千流,也融摄它们的文化,最终汇聚成整个中华文明的长江洪流。”贺云翱沉醉其间,“长江文化具有根深叶茂、传承有序,创新超越、与时俱进,精勤内敛、家国天下,多样竞辉、开放包容,诗情画意、浪漫自由的突出特质,正展现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鲜明特质。”
从凌云山顶远眺,左侧为岷江上游,右侧为岷江下游。潮新闻记者 李蔚 摄
顺流而下,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区域文化在长江沿岸星罗棋布。数不清的山体、绵亘蜿蜒的支流,多种生态生长出多样的文化面貌。苏州大学教授罗时进研究长江文化,深感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宏远、竞进、开放、包容”——
宏远,是大江东去的寥廓地势气象,也是一种深厚宏大的历史格局。
位于湖北省秭归县的屈原故里,与磅礴长江仅一步之遥。从屈原的爱国忧国,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近现代大批仁人志士担负起民族复兴使命,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家国天下的理想情怀于风云变幻中彰显。
搬迁后的屈原祠。潮新闻记者 彭鹏 摄
竞进,是大江奔涌的自然生态,也是变动不居、唯进而适的人文生态。
“天府之国”成都,都江堰穿越千年,润泽一方。李冰治水,首次以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成为道法自然的典范代表。开河增灌的文翁,以堰为本的诸葛亮……治水精神在历代先贤手中传承接力、不断创新。
如今,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成为覆盖四川省7个地级市40个县(市、区)的庞大灌区系统,为2800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成为当代堰工精神的鲜活写照。
开放、包容,是长江两岸通江达海、接纳南北的地理特点和水脉物候,也是百川向海、刚柔并兼的社会风貌和人间气度。
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举行。图源 澎湃新闻
诗意天下,和而不同。今年12月,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上,国内外20多位诗人汇聚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奉献美好诗意,讴歌人类共同理想。
冰岛诗人拉格纳尔·鲍德松热爱中国文化,年轻时曾尝试翻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发现这两句话是随着时代而变的。虽然彼此不一样,但我们通过表达和情感表述,可以达到‘和而不同’。”拉格纳尔说。
惠民利民:
长江之歌,声声嘹亮
安徽桐城地处长江北岸,一座千年古城,“和”文化源远流长。
今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来到桐城市六尺巷。他指出,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游客在桐城市六尺巷参观游览。安徽日报记者 程兆 摄
六尺巷典故中大学士张英的十二世孙张耘,是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诗书照壁前,习近平总书记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张耘就在现场。“六尺巷,现在已不仅是一处地名和典故,还是一种工作方法。”张耘说。
当地尝试把六尺巷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将“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加以运用——“六尺巷调解法”诞生了。
2023年,“六尺巷调解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先人的智慧,为矛盾纠纷化解与基层治理提供借鉴。长江文化在时代大潮中激荡出新的浪花,融入社会建设,融入百姓生活。
今年夏天,因为运费问题,做货运工作的市民金叶和一家企业闹了矛盾,到法院提起诉讼。双方当事人被桐城市人民法院范岗人民法庭请到了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在法官曹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双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都让一步,事情也就解决了。”金叶说。
长江之畔的重庆十八梯,看尽重庆的百年变迁。据《重庆日报》报道,2010年,当地开启改造。时任十八梯改造指挥部指挥长戴伶回忆,当时她来到拆迁户赵华明家,问他还有什么要求。赵华明哽咽起来:能不能把家门口三棵黄葛树保留下来?
2021年9月,赵华明正在观看自己多年前栽种的黄葛树。重庆日报记者 龙帆 摄
那一刻,戴伶发觉,十八梯改造,拆迁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十八梯传统风貌的保护,延续城市文脉,保留人们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结。
保护方案,数易其稿。渝中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让重生的十八梯体现“真山城”“最重庆”,要对得起这座城市的根脉。
2021年,经改造的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重新亮相。赵华明随人流朝曾经的家走去。“在,真的还在!”他突然激动地指着前方喊道。走上前,赵华明抚摸黄葛树的树干,欣慰又感动:“真的把你们留下来了,这十年你们又长高啦!”
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夜景。图源 视觉中国
得到保留的不只是赵华明的三棵树,还有过去种下的几乎全部老树,还有重庆人心中的山城记忆、母城文化。
以“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修复历史文化街区,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不断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人民寻得见万里长江的千年文脉,享得到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
芦溪农民画传承人周炳涛正在创作。图源 江西新闻客户端
走进江西芦溪农民画第三代传承人周炳涛的画室,名为《古城腾飞换新颜》的画作上是一群热情的农民,舞动着奔放的古城缩龙,诉说着长江流域小县城芦溪的发展之势、拼搏之美。环顾四周,一张张农民画让赣西民俗跃然纸上。
“多彩的生活是创作的不竭源泉,我们这些农民画作者就是要用手中的画笔讴歌时代,展现芦溪人民的风采,展现长江文化的魅力。”周炳涛说。
长江之歌,由你我谱写,为你我而唱。
共生共荣:
长江新颜,欣欣向荣
近年来,“文博热”“考古热”成为新风尚。每逢节假日,“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长江沿线的各类博物馆纷纷被网友“种草”。
今年7月1日至8月31日,湖北省博物馆共接待海内外观众10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2.7%;今年暑期,安徽博物院迎来73万人次观众,同比增长22%……
今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12月9日,历史学教授于赓哲在湖南博物院带网友一起云逛大展,持续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吸引了199万网友在线观看。
直播中,网友跟随于赓哲等嘉宾的步伐“走”进博物院。每件文物前,嘉宾们不仅讲述背后的历史故事,还和网友互动答问。
景德镇陶溪川市集,“景漂”与游客聚集。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沉思罗汉”也火了,原本冷清的博物馆里挤满了观众。后来因为实在太火,观众需要一圈圈排队观看。
“沉思罗汉”出自陶瓷雕塑大师曾龙升之手。曾龙升的重孙曾锐说,这是太爷爷在20世纪30年代所作十八罗汉雕塑中的一件,运用了瓷雕、圆雕等多种非遗技艺。
抓住“文博热”的风口,曾锐和团队制作了等比例缩放瓷雕,并且开发了冰箱贴、钥匙扣等系列周边,销量喜人。“只要以年轻人的欣赏眼光为切入点,传统作品也可以被大家喜欢。”曾锐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2023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提出发挥长江文化的引领作用,突出文化和旅游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优势,推进长江文化融入城乡建设。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说:“观察以苏州、武汉、重庆等为代表的城市发展,共同核心启示在于: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全方位浸润经济建设、城乡发展、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形成个性鲜明的城市品质,由此文化基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充盈浓郁地方特点的‘人文味’的城市样态正在逐步形成。”
今年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30年间,苏州工业园区从“池塘洼地”变成“创新之城”。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项中国与新加坡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是在古老的苏州园林中勾画蓝图的。
1993年至1994年,在南宋初建成的网师园集虚斋的二层小楼(俗称“小姐楼”)上,双方就苏州工业园区合作项目展开会晤、谈判、商榷。
苏州网师园。图源 视觉中国
在集虚斋的“小姐楼”里进行的十多次谈判,理智与情感在闺阁中调和,争执与礼让在园林里共存,因而网师园被时任苏州市市长章新胜誉为“工业园区的圣地”。
从昔日江淮小邑到“新一线城市”,“科创之都”合肥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崛起。而长江流域汇聚了安徽70%的新兴产业基地、80%的高新技术企业、90%的上市公司,成为安徽发展水平最高、创新活力最强、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
“用一个词总结我的从业之路,那就是‘专心’。持续专心、专注、专业的投入,才能使我们在核心技术上取得不断突破。”站在2023安徽工匠年度人物的领奖台上,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唐世彪这样说。
十多年来,唐世彪坚守在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制的第一线,在“无人区”里探索。无数像唐世彪这样的人,汇成合肥新的科技力量。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从岷江的支流梭磨河出发,作家阿来向我们展示他的文学来路,是一个少年记忆中的上游。十多年的笃志探索,工程师唐世彪的“专心”和“专业”,是长江沿岸一个个奋斗者的写照。
江水不息流淌,流向阿来的精神原乡,也流向唐世彪坚守的梦想。
(青海日报 西藏日报 云南日报 四川日报 重庆日报 贵州日报 湖北日报 湖南日报 江西日报 安徽日报 新华日报 澎湃新闻 浙江日报 集体采写 执笔:李娇俨 王增军 杨丽 徐添城 郑琳 章咪佳 杨朝波 张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