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惹恼国际奥委会,"2034盐湖城冬奥会有点悬")
原创 刘程辉 观察者网
► 文 观察者网 刘程辉
去年4月,也就是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仅有数月之际,美西方媒体一度集体恶炒“中国运动员兴奋剂事件”。为实现捏造构陷的企图,美国当局甚至发起“长臂管辖”,动用国内司法和政治手段进行调查,对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和世界泳联下黑手,挑战相关机构权威,乃至栽赃其帮助中国“掩盖案件”。美方种种卑劣行径遭到了中方和国际奥委会等多方强力反击。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后来美国犹他州盐湖城获得2034年冬奥会主办权,美方行动似乎有所降调。
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兴奋剂之争几乎让盐湖城失去了主办奥运会的机会,但这一风险依然存在。”在12月31日发表的一篇长文中,美国《纽约时报》通过对各类文件、文字记录的调查以及走访,披露了事件背后激烈的权力斗争和幕后谈判,揭示了国际奥委会官员在面对美方的调查威胁时,是如何利用2034年冬奥会主办权与美方进行博弈,逼迫美方作出让步,承认并尊重国际奥委会的权威性。
然而美媒提到,美国奥委会似乎并未践行为获得主办权而做出的承诺。2034年的冬奥会,真能如期在盐湖城举办吗?
世界泳联执行主任突遭美国特工拦截
文章写道,美国司法部对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是否涉嫌帮助中国掩盖兴奋剂事件”展开调查,引发了一场旨在终止调查的权力博弈。
去年6月下旬,一名美国联邦特工秘密前往纽约州布法罗尼亚加拉国际机场,他的追踪对象是一位潜在的关键证人——世界泳联执行主任布伦特·诺维茨基。当时,诺维茨基刚刚完成了在美国的事务,正准备返回欧洲。
世界泳联执行主任诺维茨基
就在登机之前,他被美国特工拦住了。
这名特工向诺维茨基出示了一份大陪审团传票,要求他在一项联邦调查中做证,目的是查明所谓“国际体育机构是否帮助中国掩盖了运动员兴奋剂阳性检测结果”。
《纽约时报》形容,这件事发生前,美西方媒体就一度集体恶炒“中国运动员兴奋剂事件”,如今美国特工在巴黎奥运开幕前夕找上诺维茨基,更是将局势升级为一场围绕全球体育监管权的更广泛对抗,其后果可能波及2034年冬奥会主办权的归属。
在机场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诺维茨基震惊不已,他立即打了几个电话,其中就包括美国奥委会主席吉恩·赛克斯——几天前,这位美国奥委会最高官员还在炒作“中国运动员兴奋剂事件”,声称此事为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蒙上了不确定的阴影。
诺维茨基被美国特工拦截一事,在奥运圈子里引起轩然大波。
奥委会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官员很快开启了一场施压行动,希望逼停联邦调查。他们拿出两件几乎板上钉钉的事当做筹码——盐湖城对2034年冬奥会的主办权,以及提拔赛克斯进入国际奥委会的机会。
7月5日,世界泳联证实其执行主任已被美国政府传唤,就所谓“中国游泳运动员兴奋剂事件”一事进行调查取证。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在一份简短声明中重申,中国游泳运动员是兴奋剂事件的无辜受害者,声明对美国司法部有关调查表示失望,还炮轰了美国2020年通过的《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案》,正是这项法案赋予了美国联邦机构“长臂管辖”权。
夏季奥林匹克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协会(ASOIF)也发表了一份声明,对诺维茨基被要求作证表示惊愕,并猛烈抨击了美国的“域外调查”,强调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人员不存在不当行为。
声明威胁说,如果美国当局不选择妥协,就将面临后果,鉴于美方调查带来了如此大的风险,该协会将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允许在美国举办赛事。
正是上述声明,让美国官员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曾被认为十拿九稳的冬奥主办权,如今处于危险之中。
美国人让步了
负责盐湖城申奥工作的美国官员左右为难。一方面,若不推动终止联邦调查,盐湖城就有可能失去申办资格;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会遭受国内的政治反弹。为此,这些官员只得选择了折中方案,他们自称推动终止调查只是“为了促成交易而不得不做的表面文章”。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在那之后的几天里,国际奥委会高级官员多次打电话给美国奥委会同僚,表达了他们对调查的深切担忧。当时一位美国奥委会高级官员被告知,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之一是国会废除《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案》。
7月下旬,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前不到一周,赛克斯参加了国际奥委会董事会的一次私人会议。
美国奥委会主席赛克斯
他听了一连串对《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案》和调查的抱怨。赛克斯解释说,鉴于该法案得到两党支持,美国几乎不可能废除它。他还称,这份法案的目的是促进“纯净体育”,应该得到支持。
不过,赛克斯也向在场官员明确表示,美国人非常重视他们的担忧,美方希望“体育界的朋友们在美国感到受欢迎和安全”。
会议上,来自澳大利亚的国际奥委会官员约翰·科茨直接对美国奥委会施压,要求他们代表全球体育机构向美国政府进行的调查提出质疑。
科茨不忘提醒赛克斯:当天晚些时候,还有一次关于赛克斯能否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投票。
盐湖城能否获得冬奥举办权,自己又能否顺利进入国际奥委会,似乎都在赛克斯的一念之间。
赛克斯妥协了。
赛克斯后来告诉其他人,由于担心国际奥委会可能会推迟对盐湖城申奥的投票,他认为无论当时做出什么让步,只要能达成协议就是值得的。
他说:“不要等待。时间是任何交易的敌人。”
于是在会议上,美国人一个接一个地站了起来,表示同意国际奥委会官员开出的条件。
“我们致力于维护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权威。”赛克斯强调,他和其他美国人明白“这至关重要”。
“我们当然接受奥运主办合同修正案中固有的义务和责任。”他补充道。
会场内传来一片掌声。
2024年7月24日,国际奥委会正式将2034年冬奥会主办权授予美国 社交媒体图
最终,在7月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42次巴黎全会上,国际奥委会委员投票决定将2034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办权授予美国犹他州盐湖城。
至于赛克斯,也如愿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美国人的承诺,只是权宜之计?
世界泳联反兴奋剂审查委员会在采访了20多位相关人士、审查了数百页文件后,于7月15日公布调查报告,其中涉及23名中国游泳运动员在2021年的食品污染事件。报告解释了世界泳联在此事件中的反兴奋剂工作流程,认为不存在任何违规问题。
7月25日,世界泳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没有其他确凿可信的证据,不会重新调查中国运动员食品污染事件。
诺维茨基说:“国际检测机构向我们承诺,如果有确凿、可信的新证据,会重启调查程序。但直到今天,我们没有收到任何这样的证据。我们知道国际检测机构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和国际奥委会保持联系,他们在认真处理这件事。”
面对西方媒体抹黑中国游泳队的指责,世界泳联主席侯赛因·阿尔-穆萨拉姆回应道:“我们未来要聚焦对运动员、教练、官员和所有人的教育,包括在座的各位,没有谁比谁懂得更多。我们应该知道,需要为未来做什么事,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危险的事。”
有意思的是,《纽约时报》似乎对美国人的让步有所“不服”。
在文章最后,这家媒体援引多名美方官员的话,抨击美国奥委会的“屈服”,甚至夸张地宣称“将给整个奥运体系带来巨大耻辱”。
“到目前为止,赛克斯和盐湖城官员,似乎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履行他们为赢得申办而做出的承诺。”
文章不忘带上一句赛克斯的话,声称美方在巴黎的让步只不过是个“空洞的承诺”罢了。
在霸道成性的美国人眼里,当初的承诺,或许只是一场权宜之计?
但所有的谎言与污蔑,最终都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在巴黎奥运赛场上,中国游泳队以2金3银7铜,共12枚奖牌及1项世界纪录收官,奖牌数历史最佳,获奖人数达历史之最!
《纽约时报》自然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只不过它是这么写的:
“几名2021年检测呈阳性的中国游泳运动员再次赢得了一系列奖牌,一支包含检测阳性运动员的中国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队伍还摘得金牌,打破了美国游泳队在该项目上超过40年的金牌垄断。”
“另一名检测呈阳性的中国运动员张雨霏在巴黎赢得了六枚奖牌,是整个奥运会上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你看,还是那么的阴阳怪气,还是那么的酸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