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中安时评:春运,让“流动的中国”暖意浓浓)
春运复始,人在归途。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这个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承载着万千游子归乡的殷切希望。曾经,人们归心似箭不惧囧途;当下,交通和各方面保障的完善,让归途的温度渐渐升起。
未雨绸缪“不懈怠”,织密“流动春运”安全网。春运关系着亿万家庭新春团圆,平安出行、顺利出行,是民之所望、心之所向。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群众出行规模进一步增长。同时,今年也是第一次将除夕列入法定假期,8天春节长假前后,客流集中度较高。面对庞大客流,各地区将准备工作前置,提前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春运的车辆、船舶等各方面设备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维护。同时,针对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雨雪冰冻、寒潮大风、团雾浓雾等恶劣天气,各地也做好了各项应急方案,比如,加强道路巡查及风险隐患处置,配备好足够的除雪融冰、应急救援力量等,确保群众春运出行安全。此外,相较于往年,自驾出行成为今年重要出行方式,相关部门也将在服务区停车、充电、加油、餐饮等相关保障上做好功课,护航人们“说走就走”的旅行。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全力以赴防风险、除隐患、堵漏洞,就能更好守护春运回家路。
运力调整“不断档”,绘就“便捷春运”幸福路。春运期间人潮涌动,如何让每个人走得了、走得好,让“流动的中国”充满暖意,显得尤为重要。研判需求,科学调度,充分挖掘中国交通运输潜能,将现有的运力发挥出来,才能更好保障人们的出行。铁路方面,春运前全国集中投用185组新造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预计春运期间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4万余列,客座能力同比增长约4%;民航加大热门机场、热点航线运力供给,日均航班计划约1.85万班,同比增长8.4%;公路发挥重要“兜底”保障作用,动态调配客运班线;水路加大对琼州海峡等重点航线运力投放……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海陆空”出行排面拉满,不管是回家团圆,还是“南下避寒”,抑或是“北上观雪”,春运路上的每一次出发都能便捷抵达,每一个普通人的归程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有幸福感、获得感。
优化服务“不止步”,温馨“在途春运”每一程。春运是一场宏大叙事,而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春运却在细节里、在细微处。以往的春运更多指向是纯粹的“运输”,尽可能地把更多人送达目的地就算完成任务;如今的春运更注重的是“在路上”的体验,比如,全国6000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中超过5800个服务区安装了充电桩,覆盖率达到97%,让身在旅途中的车主一路“满电出发”;铁路部门利用12306短信、微信等信息通知渠道,将部分城市地铁、公交等市政交通营业时间及临时调整情况向旅客精准推送,让旅客对交通接驳信息“心中有数”;虹桥站引入“心小鹿”ai“数字人”服务,上海南站引入智能机器人,提供24小时智能问询、站内指引等服务……“心”服务、“馨”体验,春运已然成为了一场愉悦的、享受的美好旅行。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更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生动写照。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春运启幕、春节临近,灯笼挂起来,春联贴起来……春运的主题是团圆,不管下一站是何方、目的地在哪里,都应当是一段暖心舒心顺心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