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地评线】中安时评:争“春”夺秒,共绘一年“好丰景”

0
分享至

(原标题:【地评线】中安时评:争“春”夺秒,共绘一年“好丰景”)

  3月20日迎来春分节气,这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色从此分,春意从此浓。在饱含着对丰收的期盼中,新农人们正利用各类现代化农机设备开展春耕工作,一幅幅万户“争春”的新画卷从南到北徐徐展开。

  农时珍贵不等人,抓好春耕春管,对于确保粮食丰收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各地农人们抢农时、忙农事、备春耕,为新一年农业生产奠定基础。争“春”夺秒,不仅要下好“先手棋”,提前做好谋划准备,也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具备“靠前意识”,主动担当作为,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政策宣传,压实责任,细化春季田管,确保春播面积,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难,为农人们送上春耕生产的“及时雨”,用心用情用力绘就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春耕图”。

  春耕生产正当时,田间地头忙争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眼下,春耕春管正由南向北次第展开,育种、插秧、田间管理,各地聚焦重点作物、重点环节,紧盯关键农时,关键技术,关键要素,既确保农资需求保障到位,也强化联系包保、监测预警、指导服务等,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春的序曲在田野奏响,广大党员干部、专家人才、农人们主动投身沃野,希望田野上处处都是春耕忙碌的盛景,在该播种的时候开展农事,播种春日的“希望”,盼望秋天的“丰收”。

  人才扎根沃野,现代农业“发新芽”。春耕热潮中,不仅有熟农事、知农技、爱农业的“老把式”,也跃动着一群年轻的“播撒春雨”的身影,为广袤田野带来新的生机、新的活力。争“春”夺秒,抢抓春耕春播春管“黄金期”,要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引导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向下扎根,汇聚成沃野上的新生力量,带着乡亲们挑起“金扁担”,也要强化政策支持、提升服务品质、优化创业环境,让返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创客、乡村CEO等人才向乡村汇聚,帮助更多的新农人与家乡“双向奔赴”,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绘就高质量发展“春耕图”。

  科技助力生产,绘就春耕新“丰”景。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抢抓有利时机,更好地做好春耕春管工作,就需要强化科技支撑,以农业新技术,实现科学施肥、智能田间管理、高效灌溉等,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确保农业稳产增产,让亿万农民尝到科技“甜头”。放眼神州大地,广大科技创新人才主动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忙着新型农机装备的研发,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春耕春管一线,农民辛勤耕耘,农技人员通过线上线下传“技”忙,农机驰骋沃野,良种、良机、良法配套,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

  万象“耕”新春光图,承载粮食丰收的希冀。春耕时节,各地抢抓农时,粮食生产如火如荼,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智慧农业大显身手,让我们看到了田野上的“新风景”,也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强化农机装备,让希望的土地焕发无限生机,为全年丰收开好头、起好步,绘就夏收好“丰”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韩复榘被枪毙前,提议换鞋,刚迈出一步,一排子弹射来,身中七枪

韩复榘被枪毙前,提议换鞋,刚迈出一步,一排子弹射来,身中七枪

尚曦读史
2025-08-03 17:23:07
西媒:平均年龄25岁,皇马迎来本世纪最年轻的阵容

西媒:平均年龄25岁,皇马迎来本世纪最年轻的阵容

雷速体育
2025-08-05 08:49:10
孙俪这次的衣服太难看了,普通人都不穿。说实话,都把颜值拉低了

孙俪这次的衣服太难看了,普通人都不穿。说实话,都把颜值拉低了

TVB的四小花
2025-08-05 06:24:58
身份证1950年到1979年出生的人,8月起或要直面现实了!做好准备

身份证1950年到1979年出生的人,8月起或要直面现实了!做好准备

山丘楼评
2025-08-02 22:10:54
2.29亿突然签了!字母!又要来勇士?

2.29亿突然签了!字母!又要来勇士?

柚子说球
2025-08-05 12:25:52
恶人面相都相似

恶人面相都相似

深度报
2025-07-30 21:21:37
合资顶不住了!超5米长,2.0T+9AT+四驱,降至16万多,依然卖不动

合资顶不住了!超5米长,2.0T+9AT+四驱,降至16万多,依然卖不动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08-03 04:23:26
菲律宾逾600万人受灾,美日无动于衷,马科斯:中菲是朋友

菲律宾逾600万人受灾,美日无动于衷,马科斯:中菲是朋友

健身狂人
2025-08-05 12:59:28
知道印度卫生不好,没想到这么夸张!网友:回来医院躺了半个月!

知道印度卫生不好,没想到这么夸张!网友:回来医院躺了半个月!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6-13 00:10:03
德国工程师团队首次来中国实地走访,出了机场全愣住:这是中国?

德国工程师团队首次来中国实地走访,出了机场全愣住:这是中国?

第四思维
2025-07-28 16:50:04
30岁管乐首晒北京小家,屋内堆满脏衣,厕所长蘑菇,还任由猫乱尿

30岁管乐首晒北京小家,屋内堆满脏衣,厕所长蘑菇,还任由猫乱尿

探源历史
2025-08-04 14:03:30
苍天饶过谁!拒唱国歌否认中国籍,俩儿子送美国的她,下场如何?

苍天饶过谁!拒唱国歌否认中国籍,俩儿子送美国的她,下场如何?

削桐作琴
2025-08-04 14:11:43
当今有4个国家最危险,一是印度,二是土耳其,另外两个才是重点

当今有4个国家最危险,一是印度,二是土耳其,另外两个才是重点

林子说事
2025-08-04 07:46:01
从石油之城到“弃城”?曾聚集10余万人,如今90平房子给1万就卖

从石油之城到“弃城”?曾聚集10余万人,如今90平房子给1万就卖

柳絮忆史
2025-08-04 08:21:07
8月起,山东将按新标准发放养老金,部分退休受益,3700元啥水平

8月起,山东将按新标准发放养老金,部分退休受益,3700元啥水平

寻墨阁
2025-08-05 07:59:09
中国普通家庭的存款真相,一共分为五档,看看你属于哪一档?

中国普通家庭的存款真相,一共分为五档,看看你属于哪一档?

生活新鲜市
2025-08-04 12:21:52
2026年养老金不再上涨?两个因素不利于明年调整养老金

2026年养老金不再上涨?两个因素不利于明年调整养老金

王五说说看
2025-08-05 10:03:42
外媒:俄远东核潜艇基地在地震中受损

外媒:俄远东核潜艇基地在地震中受损

参考消息
2025-08-05 10:57:06
日本老兵讲述亲身经历:在南京大屠杀时,城里富太太们的悲惨遭遇

日本老兵讲述亲身经历:在南京大屠杀时,城里富太太们的悲惨遭遇

柳絮忆史
2025-07-23 10:26:43
释永信事件牵出又一受害者,今已是身价过亿武打明星

释永信事件牵出又一受害者,今已是身价过亿武打明星

削桐作琴
2025-08-04 12:25:13
2025-08-05 14:11:00

头条要闻

90后王兴兴逆袭:曾严重偏科 高中时英语只及格过3次

体育要闻

曾凡博签篮网,跑龙套还是真有戏?

娱乐要闻

鱼死网破!赵露思直播“解约”

财经要闻

王贻芳院士:AI离人脑还有巨大差距

科技要闻

理想取消i8 Pro,将i8 Max改为标配并降价

汽车要闻

七座魔法空间 捷途山海L7 PLUS细节超贴心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教育
时尚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三亚2盘疯狂输出!7月海南楼市最新榜单出炉!

教育要闻

南京雨花外小2025年一年级新生《入学通知书》领取通知

经常在拼多多买东西的女生,这样买立省一半!

军事要闻

福建舰电磁弹射最新画面公布 "飞鲨"划破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