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飞天网评:推动中国经济航船驶向壮阔未来)
4月16日,中国经济一季报发布: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中国经济一季度的平稳起步,为正面临很大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凸显了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稳定锚”的重要角色。各地各部门要真抓实干,夯实基础支撑,加快转型创新,增强外贸韧性,激发信心活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
夯实基础支撑。一季度,中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预期增长目标,而且为完成全面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消费市场的持续好转,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实物消费看,电动自行车、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新扩围产品销量大涨,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从服务消费看,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比商品零售高0.4个百分点。从消费发展趋势看,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成长性好、空间大,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支撑。
加快转型创新。在推动经济增速的同时,我国经济也释放出了创新动力。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达15.7%,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趋势明显。截至去年底,“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8%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0%左右。由此观之,中国经济原来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各地各部门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力和绿色动能。
增强外贸韧性。外贸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挑战,中国外贸展示出了强大的韧性。从体量看,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了10万亿元。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随着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体量大稳得住”“规模经济效应”等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将为抵御各种外部冲击创造有利条件。从市场看,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显然,我国对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在下降,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增强。
激发信心活力。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但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压力挑战,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活力。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拿出真金白银,投入研发、生产、建设,增强民企对发展大势的坚定信心,拿出应对挑战、求新求变的积极心态。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挑战叠加。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航船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李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