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供应链金融50人论坛杭州月活动圆满举行)
2025年4月19日下午,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主办、青岛市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携手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城市供应链金融50人论坛暨人工智能在城市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杭州站”活动,在杭州滨江区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4楼数智厅成功举办。这场汇聚金融科技领域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及行业精英的盛会,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创新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
活动伊始,商业保理专委会秘书长李伟以主持人身份为论坛拉开序幕。他在致辞中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重塑供应链金融行业,并指出本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
随后,恒生电子高级副总裁王锋在欢迎辞中表示,AI技术正处于从“工具赋能”向“生态重构”演进的关键窗口期,金融行业需以历史经验为鉴,在积极布局技术应用的同时,重点攻克可解释性、合规适配等垂直场景痛点,期待与会嘉宾的真知灼见能为行业带来新的启发。
在主题分享环节,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演讲内容。阿里云金融行业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刘香首先登台,分享了阿里云在大模型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他详细介绍了阿里云如何通过全栈能力突破算力瓶颈,特别是自研PG1服务器展现出的卓越性能。更引人注目的是,阿里云构建的分层Agent架构已经能够覆盖从基础任务处理到复杂业务决策的全流程,在信贷风控等场景中,其错误率较人工降低了60%。刘香提出的金融AI“二八定律”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他认为未来80%的场景将由“快直觉”模型覆盖,而20%的复杂决策虽然需要“慢思考”模型,却能贡献80%的业务价值。
紧随其后,恒生电子研究院AI资深专家方科从实践角度分享了恒生电子在金融AI领域的创新成果。他重点介绍了在智能投顾与财富管理方面的突破,通过RAG知识库实现的客户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使配置方案生成效率提升了80%。方科特别强调了恒生电子在技术轻量化方面的创新,如“RAG知识库去向量化”技术成功降低了30%的部署成本。在风控领域,恒生开发的智能审核平台通过三重校验机制,将人工复核工作量减少了70%。这些实实在在的案例,充分展现了恒生电子“垂直场景Know-How+轻量化技术落地”的独特优势。
恒生电子产融业务资深专家潘建峰则将焦点转向供应链保理业务,分享了AI技术在该领域的具体应用。通过AI+OCR技术的结合,恒生成功实现了非标单据的智能处理,准确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基于大模型开发的合规助手能够实时解析监管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合规成本。潘建峰指出,AI技术正在从单纯的工具向“业务共担者“转变,这种转变正在推动供应链保理由单点提效向整体模式重构演进。
来自青岛的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高级运营总监魏征带来了地方实践的鲜活案例。他以青岛易链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为例,生动展示了数字化资产与智能化校验的实际应用效果。赋能中心成立以来,已经为1000多家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服务,其开发的基于AI的全自动风险管理决策系统,整合了500多条决策规则,实现了秒级审批的突破。这些成果不仅获得了部级领导的多次批示,更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圆桌讨论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恒生电子产融业务资深业务专家潘建峰的主持下,来自天逸金融服务集团科技总部、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杭州云链趣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天逸金融服务集团科技部总经理马喆直言AI赋能商业保理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各方携手共建生态。
杭州云链趣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趣数科”)产业数字资产研究院秘书长方保磊表示,云趣数科利用AI智能客服、智能审单等技术已服务4.3万亿产融数字资产、50万+上链中小企业。他提到,特别是云趣数科自主研创、国内首发的“直播链“系统,完美应用ai智能风控和预警技术服务直播电商供应链金融(一产一策)特色产业场景,实现了运营服务全过程全量实时监测,有力地促进了多家银行、商业保理公司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总所保理和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田江涛从法律合规视角出发,强调在AI应用中需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控制,主张通过法律+行业标准+算法透明度的三重保障,确保AI在保理业务中的合规性,同时提醒行业警惕技术工具对业务本质的异化。
供应链金融行业专家吴鹏翎则呼吁业界要脚踏实地,聚焦“小场景、深应用”。这场思想碰撞让与会者受益匪浅,大家一致认为AI技术正在推动供应链金融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转型,但同时也需要审慎平衡创新与风险的关系。
活动临近尾声,商业保理专委会主任韩家平的总结发言为整场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指出,中国凭借独特的政策优势和丰富的数据资源,在全球AI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大模型技术正在为供应链金融的各个环节带来革命性变化,未来行业应该继续深耕细分场景,推动AI技术从工具向合作伙伴的角色转变。韩主任的发言既是对当天讨论的总结,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场高规格的行业盛会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更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可以预见,在AI技术的持续赋能下,供应链金融将更好地发挥“金融毛细血管”的作用,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