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江时评:在阅读中相遇更多美好)
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主题为“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的第30个世界读书日向我们走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邀您眺望精彩的世界;每一次阅读都是心灵的远足,无论您是沉醉于经典著作的深邃,还是钟情于亲子共读的温馨,抑或在聆听讲座中启迪智慧、浸润心灵。让我们以书为媒,在“通往未来的桥梁”上相遇,相遇一个伟大的时代,相遇一个富强的中国,也相遇一个用书籍装点美好人生的自己。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这个书香四溢的四月,浓郁的书香已经弥漫在中华大地,洋溢在神州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正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活动与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形成全民共享的“书香中国”新气象。这不仅是一个全民阅读的节日,更是一个激发求知热情、打造书香人生的加油站。站在“通往未来的桥梁”上,我们充满太多太多的期待,也会看到太多太多的惊喜。
书籍是“跨越千年的灯塔”?,照亮我们成长的前程。在2025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全国多地围绕“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这个主题,精心打造“社区书屋”“农家书屋”“最酷书摊”“文化夜市”等新型阅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将读书与艺术、自然深度融合,提升沉浸式体验,引领公众乐享阅读之美。我们所乐读的好书越来越多了,我们所乐享的阅读空间也越来越大了。
阅读这座通往未来的桥梁,也是连接个体精神成长与社会文明进步的桥梁?。各地通过多元场景和创意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推动阅读与文化、科技、生活的深度融入。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探索创新阅读形态,群体共鸣构建多维参与网络,校园行动培育终身阅读习惯。书屋中、车站上、公园里,一个个令人心动且感动的读书场景,随处可见。
阅读这座通往未来的桥梁,更是文化传承的桥梁。各地通过多元形式推动中国故事传播,既延续了中国故事的精神内核,又创造了符合当代审美的传播方式,使全民阅读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历史名人到世界遗产,这些故事通过场景再造、科技赋能等创新手段,形成“可听、可感、可参与”的立体传播模式,多元表达让“中国故事”更加催人奋进。
站在阅读这座“通往未来的桥梁”上,让我们相遇更多的读书特色活动,更多的爱书人士,更多的阅读阵地,更多的阅读项目,更多的阅读指导和更多的阅读方式,相遇更多令人感动与惊喜的美好。
读书日里读好书,它是知识的泉源,成长的阶梯!(王同文许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