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 17:39:10 来源: 网易体育专稿
举报
2021年花样滑冰世锦赛,暂别国家队的闫涵重返赛场。一曲《爱乐之城》,一套没有四周跳的节目,为中国队2022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的入场券使尽了全力。注重充实自己闫涵,会着重去感受事物的喜怒哀乐。《爱乐之城》这首曲子在闫涵的想象中,它是一个不完美的结局,“但却值得回味”。
就像歌词中唱道:“像置身大千世界,目不暇接,谁知道呢,这是一个崭新又美好的开始,还是又一场不能实现的梦?”曾为中国男子花样滑冰拿下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也曾因伤病遗憾离开赛场修养,他说,希望有更多人能记住花样人闫涵。
经历了平昌冬奥会的挫折,那段时间,闫涵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惑。闫涵曾经被誉为“天才少年”,五次获得花滑大赛青年组分站赛冠军,两次总决赛亚军。2011-12赛季,闫涵横扫了国内众多赛事的金银牌,更是在赛季末的世青赛中夺得冠军,开启了属于他的“黄金时代”。在收获了世青赛和青年冬奥会男单双料冠军后,闫涵成为中国花滑男单第一人。
2014年的索契,18岁的闫涵第一次登上冬奥会的舞台,获得了第七名。他自己对这个成绩并不算特别满意,他觉得自己应该有机会在冬奥会上有更好的成绩表现。在他再度开启冲击冬奥会的旅程时,没有想到,第二个奥运周期,伤病和各种不顺利接踵而至。从2015年开始,闫涵屡次在训练中受伤,肩膀习惯性脱臼,2017年因肩部骨折退出芬兰世锦赛,进行手术,在肩膀内植入了五根钢钉。另一边,国际滑联对花滑规则也一直在调整,近些年的趋势显而易见:在大型比赛中,艺术表现分再高,如果没有跳跃多种四周,选手的分数往往都会落后。带着未愈的伤病和各种不确定,闫涵对于平昌冬奥会的表现是有所预料的。从平昌回国之后,闫涵想的最多的便是——这到底是我的工作还是什么?我到底喜不喜欢?我有多爱这个项目?
他回想起,以前出国比赛,看到国外运动员都是自己一个人参加比赛,自己安排行程差旅,安排自己的赛前训练。而他自己“每天朝九晚五,你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训练、吃饭、睡觉,你的一天就过去了。有很多人围着你,永远都是捧着你的样子,有利有弊,但这些真的是适合我的吗?”
一念既起,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思考,“我觉得花样滑冰更应该充实自己,更应该去感受,才知道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一张白纸,怎么去演?这两年,很多人说我节目好,我觉得是因为我充实”,回看自己的变化,闫涵觉得他更享受把花滑当作艺术。
“但是花样滑冰不单单只是争一二三那么简单,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我觉得争一二三是我运动员身份的职责,但是你怎么样去滑得好看,怎么样让别人记住你,甚至影响到别人,这个是我现在在想的事情。”
于是,在2018年,他开始正式选择职业化。自己来安排自己,自己来承担费用,成为了闫涵考验自己是否还喜欢花滑的方式,“没有什么比什么都要自己去承担更直观的办法了”。
走上职业化的道路,闫涵承担了很多外界的压力,但实际上他变得更享受、更开心了,“所以我觉得职业化是适合我的”。
他希望自己能向年轻的花滑运动员证明,职业化的这条路不是不可以,“我帮你去试,也希望能给他们多一个选择”。
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是2019年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的比赛,闫涵获得了冠军。
之后的中国杯,闫涵时隔一年多重回国际赛场。“我记得我刚回来参加中国杯,然后看见那些昔日的老友们,就感触挺深的,他们看我的眼神也是那种感触很深的眼神,大家心照不宣的觉得,你还在,然后我也还在的那种感觉,挺好玩的。”
2021年3月27日,在国家队的召唤下,闫涵再一次站在了世锦赛的赛场。
他给自己选曲《爱乐之城》,那首歌的歌词这样写,“像置身大千世界,目不暇接,谁知道呢,这是一个崭新又美好的开始,还是又一场不能实现的梦?”。闫涵说,国家队的召唤他义不容辞。阔别赛场一年,他用自信优雅的表现重回国际赛场,赢得掌声的同时,也为中国队拿到了一张入场券。结束了世锦赛的征程之后,他说,他今年的比赛任务完成。如果再参加比赛,应该是冬奥会。1月初的冬奥会选拔赛,闫涵缺席。1月17日,中国花样滑冰队北京冬奥会名单出炉,金博洋将代表中国队参加男子单人滑的角逐。虽然不能站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但20年的冰上生涯,已经深切地将花样滑冰融入了闫涵的人生,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与他不可分割。如今,他还在以自己的方式普及花样滑冰运动,也希望更多人能记住花样人闫涵。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专稿
作者:网易文创
责任编辑:
薛憧_NB22669